畫像1 畫像2

遊民畫家泊仔送的畫像,在左圖中白鳥的右下方,就是他自己。

  我想我是一個認真的人,有時候到了嚴肅的地步。還記得剛入小學的第一課就是ㄅㄆㄇㄈ,老師說下週要考,可是一週過去了,我還沒全學會,急得不得了,回家就發燒了,媽媽還得幫我惡補。下星期老師竟然完全忘了考試這回事!而我至今餘悸猶存。
  最近一位好友退休,她在嚴肅這件事上比我更勝一籌,在我們為她舉行的餐會中一絲不苟地討論未來生活的意義,我勸她不必急,不妨先混一混。李豐(寫《我賺了四十年》的那位台大醫師)在電話上聽了我的轉述,大笑道:「你混得怎樣?」我說:「不錯啊!」她卻不以為然:「我聽妳聲音就知道妳還是那樣,說話太快了!」幾十年來她一直勸我慢下來。慢才能品味生活,才能靜攬人生,才能修鍊身心。
  不僅需要調整步調,我也想改變自己的寫作風格,輕鬆一點,閒適一點,更多一點生活,多一點感覺。渴望有自己的部落格,不被字數、時尚、市場、刊物風格、主編好惡綁住。大部分是為自己寫吧,也為了分享,至於未來,就交給上天了。 email: yenlinku@mail2000.com.tw
 

2025-02-18

從gender 到 sex –-- 美國性別政策的轉移 From "gender" to "sex"--- The transition of US Policy

 顧燕翎       (本文刪節版將發表於觀察雜誌三月號)

        川普總統今年一月二十日再度上任美國的性別政策立即大轉彎也同時引發劇烈抗爭川普在就職演説中重申競選期間的主張性別只有男女兩種而且不容改變當時他是用gender來表示性別之後在當天所有的行政命令中都立即改成了 sex而且其中有一個是要求所有政府官員只使用sex不可用 gender同樣一天在石牆國家紀念區紐約格林威治的一個公園2016年民主黨歐巴馬總統指定做為同志運動起始的石牆運動的紀念園區官網上的LGBTQ+女同性戀男同性戀雙性戀跨性別酷兒等 T不見了接著Q也跟著消失回到了LGB 的歷史起點,(此三種分類都是以sex為基礎)。當然旋即招致跨運者在公園舉牌抗議就任當天發布的行政命令中還有一條是醫療機構停止對十九歲以下的年輕人進行變性治療和用藥二月十三日不到一個月便遭到馬利蘭州聯邦法院法官Brendan Hurson暫時禁止執行

 共和民主兩黨的性別政策

  從川普的資歷來看房地產商、電視實境秀主持人和政客應當沒有強烈的性別意識型態檢驗他過往數十年的公開言論,對於性別議題的立場可謂寬鬆模糊,甚至搖擺不定與本世紀民主黨政權堅決支持女性工作權反對性侵和性騷擾、支持墮胎合法化、同志人權和同志婚姻以及性別認同的立場再加上雷厲風行推動DEI政策多元公平包容Diversity, Equity, Inclusion對照川普對以上諸進步議題都沒有強烈的表態和作為甚至進一步撤了政府內所有推動DEI的機制和人員。在工作權方面他雖然提出普遍對小費和加班費減免所得稅的主張卻是反對拜登針對縮小男女薪資差距所擬的公平薪法案對於工作場所和校園的性侵害性騷擾他放鬆歐巴馬政府以來的嚴厲行動和懲處要求更多事實調查至於反對跨性別者從軍理由之一是軍方支付跨性別醫療費用改變跨性別者的身體太花錢

       川普從政以前曾經是民主黨員對性別政策保持相當開放偏向自由主義的觀點一度公開支持墮胎合法化,表示女人應有身體自主權,也同情同志運動認為他們有權做自己愛做的事二十一世紀之後他轉向政壇發展為了迎合共和黨選民他的立場才趨於保守上屆總統任內,他任命了三位保守派大法官最終推翻了1973 年墮胎合法化的判例 (Roe vs Wade)不過在2024年競選期間他雖贊賞阿拉巴馬州的全面禁止墮胎政策卻是主張墮胎是否合法應由各州自行決定2015年美國同性戀婚姻已經合法化川普並未反對今年也任命了公開出櫃的男同志Scott Bessent為財政部長因而在性別議題當中他與民主黨最大的差異在於性別認同而民主黨大力推動的性別認同政策導致的社會混亂和焦慮也可能是失去總統大選選票的重要原因之一

sexgender

  Sex是一個古老的英文字意指包括男女的一種類別Gender則是二十世紀六年代的產物因為發現少數人感受到自己的性別與出生時被認定的不同心理學家曼尼 (John Money) 乃另外借用了一個字,文法上的「詞性」:gender用來表示這種不認同生物性別的心理狀態因為這是新的概念不易翻譯許多語言都直接採用音譯如日語捷克語等然而語言是活的二十世紀初期以來英語的sex 衍生出性別以外的意義性交但人們覺得說起來不夠文雅乃以gender 取而代之以致於二字同時都用來表示性別1995年聯合國在北京舉辦第四屆婦女大會為了如何使用gender這個字讓各國都能接受會前還特地在紐約召集六十國的聯絡小組討論其定義最後決定不增加新的意義仍舊與sex同義意指男女

        然而gender這個字不像sex那樣直接對應到實體存在的男人和女人因此其定義較為抽象模糊也因為有了這抽象不具體的概念給予人們對性別更多想像空間在生理性別這個維度之外增加了社會性別受到當時興起的女性主義歡迎用來對抗定型化女性角色的生物決定論男女的身體差異決定了各自不同的社會角色和地位)。1979年聯合國通過的消歧公約(消除所有形式對婦女歧視公約)仍通盤採用sex區分男女,2010年再進一步說明sex指的是男女的生理差異gender指的是社會建構的女男身分、歸屬和角色,以及社會加之於生理差異的社會和文化意義…

 

Gender接著被跨性別理論延伸至性別認同是個人內在的感覺無關生理不容他人置喙。代表性的轉捩點是2006年人權專家會議在印尼發表的日惹原則國際人權法應用於性傾向和性別認同的日惹原則),宣示性別認同是個人內在的深刻的感受被一些聯合國文件和法院判決引用如巴西印度),而產生解釋效力二十一世紀以後不只gender越變越多元也使得sex的物質基礎和穩定性受到質疑gender的意義隨時間變化,從與sex同義演變至當下最新的與性別認同(gender identity)同義。(而性別認同也從六年代相當穩定地在心理上認同另一種性別,擴張至認同可以隨時改變不限男女甚至無窮多元。)自此進步人士用性別」(gender)代了性別認同也試消滅男女」在台灣還消滅了性」),稱之為守舊的二元性別 

民主黨紐約市長Bill de Blasio2016年發布了該市人權委員會所認定的三十一種性別認同任何公司行號若不以個人選擇的代名詞 (she, he, they…自定)稱呼對方,最高罰則是美金二十五萬元除了代名詞以外有關性別的流動還包括任何人可以選擇進入適合自身性別的廁所更衣室運動場所等參加性別分項的運動比賽乃至於自由選擇護照和駕照上的性別

Sex vs gender

  2020年美國最高法院判決將憲法修正案第七條禁止工作場所性別 (sex-based)歧視擴充至包括性別認同(gender identity-based)歧視卻也引發了單一性別空間例如女性專用空間隱私權及宗教權人稱代名詞的使用健康保險是否涵蓋跨性別醫療等各方面的法律訴訟2024年年四月拜登政府將相同的反歧視原則貫到與教育相關的憲法修正案第九條,在接受政府補助的教育機構內,學生可以決定自己的性別,使用相符的設施家長和心理諮師都只能支持兒童的選擇不得質疑稱之為性別肯定照顧 (gender-affirming care)遭到26州反對,24州贊成大法官以54否決了拜登政府的命令。第一段所述川普今年下達的兒童跨性別醫療的禁令也被提起訴訟同樣遭到擱置。看來2025年性別認同政策的正反雙方將處於在各級法院交戰的混亂狀態 

Sex有穩定的生理基礎和悠久的歷史男女分類在醫療運動女性安全和權利保障方面都有重要意義男女也占人類絶大多數不容抹煞。然而任何分類都難免有例外性別少數理應受到包融尊重和理解像任何少數群體一樣,不該被歧視尤其不該因為加上族群、階級信仰性傾向等因素而受到多重和交义性歧視另方面Gender多元流動的想像空間挑戰了社會對個人行為和角色的強制性規範若有一天真能泯除社會和文化方面的差異不再需要人為區分gender將至少可以縮減性別層級化的權力落差使得個人獲得較大的自由和平等 

目前美國的性別政策備受挑戰和矚目將何去何從美國人將如何看待性別和身體對世界和台灣將產生何種影響我們拭目以待。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