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像1 畫像2

遊民畫家泊仔送的畫像,在左圖中白鳥的右下方,就是他自己。

  我想我是一個認真的人,有時候到了嚴肅的地步。還記得剛入小學的第一課就是ㄅㄆㄇㄈ,老師說下週要考,可是一週過去了,我還沒全學會,急得不得了,回家就發燒了,媽媽還得幫我惡補。下星期老師竟然完全忘了考試這回事!而我至今餘悸猶存。
  最近一位好友退休,她在嚴肅這件事上比我更勝一籌,在我們為她舉行的餐會中一絲不苟地討論未來生活的意義,我勸她不必急,不妨先混一混。李豐(寫《我賺了四十年》的那位台大醫師)在電話上聽了我的轉述,大笑道:「你混得怎樣?」我說:「不錯啊!」她卻不以為然:「我聽妳聲音就知道妳還是那樣,說話太快了!」幾十年來她一直勸我慢下來。慢才能品味生活,才能靜攬人生,才能修鍊身心。
  不僅需要調整步調,我也想改變自己的寫作風格,輕鬆一點,閒適一點,更多一點生活,多一點感覺。渴望有自己的部落格,不被字數、時尚、市場、刊物風格、主編好惡綁住。大部分是為自己寫吧,也為了分享,至於未來,就交給上天了。 email: yenlinku@mail2000.com.tw
 

2008-04-26

漫畫家傅杰.流浪者之畫.台北

顧燕翎

  晚春的東京早晨,灰暗的天空中飄著細雨。向旅館櫃台探詢如何到代代木公園,年輕的帥哥以為聽錯了,代代木?公園?你要去公園?是的,我想去看遊民。


  還好,只要換一次地鐵就到了,下車後走了一大段上坡路,找到了公園入口。一進門鐵欄柵旁站滿了撐著雨傘的男人,(女人到那兒去了?)年齡多半在四十到六十的樣子,只有極少數的年輕人,他們三三兩兩靠著欄柵站著,灰色或黑色的背包掛在身後的鐵柵上,有的在聊天,有的喝飲料,也有的只是沉默著。其中還有兩三個棕髮的外國人,是遊民國際交流?還是研究者?還是介於二者之間?

  雨中的公園真的沒什麼遊人,繞了一圈,在小丘陵的樹叢中隱隱約約看到深藍色的塑膠,沿著坡道走上去,原來是一個接一個的塑膠帳篷,大大小小、高高低低,總共數
十個,有的顯然經過精心整理,前面放著遮陽傘、腳踏車,帳篷上開著氣窗;也有的簡單潦草,低矮僅可容身。不過全部都是清一色的藍,連“戶外”堆放的“財務”也用同樣的塑膠布蓋著。除了一兩個人留在“家中”,其他帳篷都空著,主人大概都到公園門口去活動了。

  這是我在東京三天兩夜的最後半天,總惦記著每個都市邊緣存在的這樣一群人,他們是如何生活?如何被對待?即使言語不通,也想去看一看。

  在台北市社會局服務期間,開始和遊民互動,特別是在Sars風聲鶴唳,社會急欲尋找替罪羔羊時,我想,要是社會局長不站在他們這邊,還有誰會呢?大概從那時開始,對於這些最底層的一群人就存有一份難以切斷的牽掛吧。到每一個城市最想看的就是他們,以及這個城市如何對待他們。

  在台北市飄泊的遊民數以百計,泊仔是曾經接受我們照顧的一位,同仁在火車站發現他時退縮而寡言。有些遊民以飄蕩為志,來了又去了,而他卻留了下來,在社工的循循善誘下逐漸展現過去的才華。原來他曾是一位小有名氣的漫畫家,曾出版過改編自武俠小說的漫畫集,像皇冠出版社的《蜀山劍俠》等,可惜不敵電腦的興起,因為作畫速度太慢,而遭到淘汰,以致於流落街頭。為了重建他的自信心,同仁們替他找到以工代賑的工作,代他租房子,還為他在社服中心擺了一張辦公桌,讓他可以安心作畫,我也送了他一些畫具。部落格首頁那幅騎腳踏車的漫畫就是他在那張辦公桌上完成的。他不只重拾了畫筆,在面對麥克風時也不再閃躲,可以侃侃而談了。


  我離開社會局時,同仁們為我精心辦了一場歡送舞會,泊仔再畫了那張我乘著白鳥,他在下面邁著大步,背景灑滿了紅心和音符的漫畫;另一位遊民則親手為這幅畫做了木框。他們兩位在社工陪伴下,穿著不怎麼合身的深色西裝來到會場,在閃光燈和同仁的歡呼中親自走上台送上禮物,打破了社會對遊民的所有刻板印象,那是我永難忘懷的一刻。原來過去所有的努力都是如此值得,還有比服務對象的衷心感謝更高的讚美嗎?

  從東京回來後,我迫不及待打電話給當年一起夜訪遊民的同事小童,分享心得,也打聽一下泊仔的近況。小童的回電很快:泊仔三年前因胃出血去世了,運生(綽號遊民教父的社工)一直陪伴他到最後,他住院期間,精神和身體狀況都不好,有被迫害妄想。泊仔是台南人,一生未婚,早已被世界遺忘的本名叫傅杰。

  生命帶著不同的功課來到世間,以各自的步調走這趟註定是孤獨的旅程。偶爾,在短暫的相遇中交換了一個眼神,一抹微笑,一份好意,或一個小禮物,而瞥見了彼此的靈魂,留下永難抹滅的印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