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情
太魯閣國家公園約2,000公尺高山地區,早在十七世紀就有原住民居住。日本殖民時期,這裡發生原住民史上規模最大、最慘烈的領土保衛戰役,被視為「兇蕃」中最頑強的「太魯閣蕃」曾在這壯麗峽谷間遭日人圍剿,太魯閣族老人家說,當時立霧溪一片鮮紅。
追尋這段歷史,族中老人也津津樂道姬望‧依娃爾 (Chiwang- Iwal, 1872.4.30~ 1946.4.19 ) 的故事,她是戰役中的「和平使者」,居中調停,為族人留下命脈;她也是「原住民信仰之母」,將基督教信仰傳入太魯閣。。
太魯閣耆老Tomon- Wilan 說:「姬望對太魯閣族的貢獻是將神的話傳給太魯閣族…;另一件事,應該是和平吧!」許多七十歲以上的老人回憶:「姬望個子小小的」、「姬望講道很好聽,我很喜歡」、「她是一個聰明的老人,上了年紀還能讀羅馬字聖經」、「她是太魯閣中最勇敢的婦女」、「她是現代的人值得去學習的。」(註1)
立霧溪口,美麗的石砌小教堂
探訪姬望的事蹟可以到1961年建堂於立霧溪口的「台灣基督教長老教會姬望紀念教會」,恰好就在遊客喜愛留影的東西橫貫公路牌樓前方,往太魯閣國家公園的台九號公路旁。
路旁的太魯閣加油站對面三叉路口,有個「富世遺址」牌示,循牌示方向,可以望見約20公尺坡路上方一座石塊砌成並鑲嵌彩色玻璃的小教堂。
富世遺址是考古新地標,不易尋覓,但坡路圍牆上有壁畫太魯閣族(TRUKU)及心靈圖騰「彩虹橋」,揭示這裡的精神。斜坡轉彎處循階梯拾階而上,「基督長老教會芝苑紀念教會」石牌映入眼簾。教會原名「芝苑」,是台語發音,為更貼近原住民發音,近年已改為「姬望」。花蓮特有的大石塊使教堂添增樸拙古意,站在姬望教堂門廊前,可眺望一片翠綠山嵐繚繞,教堂東鄰,可以找到為了躲避日本警察而藏身傳教的山洞。
山洞裡玩「躲貓貓」,青少年不清楚姬望是誰
如果不是洞口有石碑「大石洞奇事簡介」及姬望的相片,草木掩蔽的山洞,外觀很難識破。山洞入口低矮,曲身進入,跨過堆疊的石頭,走下新砌的水泥階梯後,豁然開朗。高挑的頂上由兩大巨石傾斜相倚,形成天然屏障,巨石間隙縫輕洩微薄的日光,巨石屏障下的平台舖滿平滑的圓石,約可容納十來個人席地而坐,這是當年姬望躲避日警,藏身宣教的地方。
常在這裡出沒的青少年說,這個山洞是小時候玩「躲貓貓」、「鬼抓人」的地方,但他們不清楚姬望的事情;已是大學生的牧師女兒高蕾德(Lituk-Jiru)說,裝了日光燈的山洞是他們晚間青年團契的地方,最近有人在教會探討姬望的歷史。
甚麼樣的女性能在太魯閣父系社會中發言,影響族人?她甚至在年輕時,冒犯族人禁忌,執意嫁漢人、做買賣;年老經歷婚姻失敗,像一般女人絕望、軟弱,卻突破花甲老嫗的自限及原住民的自卑,從東部花蓮到北部淡水就學,學成堅定返回部落傳教。
不一樣的女子,有夢想、有明天
「姬望和我們族人不一樣,她是個有dream,有夢想,能看到明天的人,不像我們族人只過今天、不想明天。」研究姬望並寫成博士論文的牧師李孝誠( Kowsang- Yuyaw )說。
太魯閣族又稱德魯固族,三、四百年前,祖先為尋找獵區,從台中、南投一帶翻山越嶺,經奇萊山北峰,到立霧溪谷、木瓜溪谷及道賽溪谷地帶,含中央山脈,也是整個太魯閣國家公園範圍。「太魯閣」Truku是平台的意思,太魯閣人自認是住在平台上「勇敢的人」,勇猛善戰,以農耕、狩獵為生,女性善織布,即使走路也邊走邊抽絲麻線,勤家務,產後第五天就出去工作或打米,常工作到下半夜。
李孝誠說,當時太魯閣社會女性不能提出自己的想法,更不可能成為領袖或代言人。姬望能有自己的想法,甚至領袖的特質,或許和家世有關。
由於姬望對族人的貢獻,一份以姬望母親(Iwal)系統寫成的族譜記載,姬望母親的父親從南投仁愛鄉「入贅」花蓮秀林鄉山上,姬望母親年輕時嫁給傳說是頭目的Pidu-Yupas。姬望幼承庭訓,雖然父親早逝,仍有頭目遺族敏銳、智慧、勇敢特質。父親死後,母親帶著她和弟妹遷居娘家,身為長女的姬望承擔幫助母親扶養弟妹的重擔,須像男人一般上山打獵及下田,造就她獨立自主的性格。
不愛美貌,要嫁漢郎
姬望最早和族人不同的想法是要嫁漢人,不嫁族人,「這在當時族裡是忌諱,會被譏笑。」族人李谷貞(Yuyaw- Walis )說。(註2)
太魯閣的禁忌嚴謹,不得冒犯。依照太魯閣族律法(Gaya),少女必須黥面才能結婚,黥面也是美貌的象徵,沒有黥面的人被稱為「曠野 」(tadus) (鳥不生蛋的地方,不被祝福) ;太魯閣人也以黥面分辨敵我,沒有黥面的是非我族類。但是姬望為了避免和族人相親困擾,故意請紋面師把黥面顏色調淡。
「刺黥面的人把姬望的臉畫壞了,所以太魯閣的青年不喜歡她,漢人可憐她就娶她。」姬望妹妹的兒子莊文才(Yudaw-Galang)牧師說。但葉保進(Iyang- Taing)牧師說:「姬望在當時是很出名,她認識很多漢人,她的世界是多元的」「她想漢人比較有數字觀念」「不是說她不喜歡太魯閣族,是接觸面和刺激面影響的關係」。(註3 )姬望紀念教會的牧師吉洛‧哈簍克( Jiru Haruq)認為,姬望是受漢人通事李阿隆影響,她認為漢人比較有見識。
新城通事李阿隆,名望遍奇萊
李阿隆自清朝就擔任新城通事,負責通譯,在「生番界」傳達官廳命令與「番」情上達,因此和當地人往來密切。日本總督府檔案描述「李阿隆本宜蘭人,…年甫二十八,單身踏入生番界,終至懷柔大魯國番五社,甚至驅使之如己之手足。…,財產豐裕,富累十萬,名望遍於奇萊地方。」他靠採金及貿易致富,特別是賣荷蘭人的槍和子彈給太魯閣人,深得太魯閣人心,對外建立了個人勢力與威望,奇萊地方(由新城起到花蓮街等二街十六庄)人以不知李阿隆之名為恥。日本人曾想藉李阿隆撫順番族,但李阿隆表面歸順日本,卻與日人鬥智,排拒日人統治,也壯大太魯閣族抗日的勢力。
姬望與母親弟妹居住的外社平埔地區與李阿隆鄰近,李阿隆的妻子是太魯閣女子,與姬望熟識,常相往來。姬望想改善生活,和李阿隆一樣。十八歲時,如願嫁給在加灣做生意的漢人阿段(A-twan),婚後夫妻做生意,將族人在山上所獵的獵物或土產和漢人的東西交換,賺取佣金。後來有兩位曾經愛慕姬望的太魯閣族青年,因憤恨、忌妒姬望夫妻,趁姬望不在時,暗殺了她丈夫,並洗劫她的財物。傷心的姬望繼續做生意,再以招贅方式與第二任丈夫漢人信容(Sing-Jiyong)結婚,生意也遍及各部落。
向李阿隆學經商,是少見的聰明生意人
許多部落居民因姬望能從漢人那裡取得絲絨(當時太魯閣婦女製作原住民衣服最喜歡的原料)和日常用品,大都願意與她交易買賣。Tomon- Wilan回憶:「那時我的年紀還很小,我的媽媽常常向她買毛線,我的爸爸常常用山肉、鹿鞭及鹿茸交換鹽巴、槍或者是毛線之類的東西,媽媽說她的東西很好也便宜。」「真是少見的聰明生意人」。(註4)
山地資源和平地貨物交換,早有所聞,早期漢人移民和原住民交易,常因原住民不瞭解貨物價值,也不懂算數,以並不珍貴的物品交換鹿豹熊皮,引發衝突。山地資源也一向為外人覬覦,日人來台初期,對原住民採綏撫政策,也藉視察招撫,發現東部令人驚歎的資源如:奇萊山黑色沃土,立霧溪砂金,森林巨木及製造樟腦。
開拓的歷史,侵略的歷史
清朝時期就以「隘勇線」防範台灣「蕃人」,隘指關卡,隘勇是鎮守關卡的士兵,「隘勇線」是設有隘勇的警戒路線。對不易馴服的太魯閣原住民,日本人也在部落外圍設置「隘勇線」防範原住民出草;日人為開發資源,不斷推進隘勇線,隘路也成為入侵原住民山區之路。
開拓的歷史常是侵略的歷史,原住民以「出草」面對外人侵略,外人卻以「出草」為野蠻、未開化的象徵。原住民「出草」有一定的律法、規範,日人入侵原住民神聖的領域,「出草」是勇者表現與正當防衛。
長期以來,台灣深山是原住民的獵場,太魯閣族人認為森林是祖靈住的地方,森林中的野獸也是祖靈賜養,水是原住民的生命,有森林就有水,失去森林土地,族人將滅亡,因此太魯閣人保衛鄉土、森林,寧死不屈。
日人五年理蕃計畫,原住民悲慘命運開端
日軍自1893年即開始侵犯太魯閣族,1896年新城事件後,日人不再輕舉妄動,但採高壓手段嚴密封鎖,切斷太魯閣人交通貿易,使原住民無法取得農具、衣物特別是食鹽,但龐大的伐樟製腦利益還是造成血腥衝突,如1906年發生威里事件。吉洛牧師說:「原住民與日人對抗,太魯閣族最兇猛頑強,日本來台灣後12年,還未征服太魯閣族,就打算用焦土政策:燒山和燒部落 。」這也是1906年第五任總督佐久間左馬太上任後的改變。
佐久間左馬太以稱霸番界為志業,他先加強隘勇,鋪設地雷,並將鐵絲網通高壓電流,1910年展開大規模征服的五年理蕃計畫,陸續收服北部泰雅族等。
「太魯閣戰役」,原住民抗日最慘烈戰役
經過幾次探勘,武力理蕃計畫的最後一年1914年5月17日,佐久間發動「太魯閣討伐之役」,不僅出動警察隊,還動員軍隊,從花蓮港、南投、宜蘭各廳三方夾擊。日本動用萬人以上的兵力及先進武器大砲等,太魯閣族的兵力只有約兩三千人,寡不敵眾,幾乎滅絕。
其實日人幾年的討伐征戰,死傷也很慘重。常年在高山峻嶺、斷崖絕壁中行動的太魯閣族人,以天祥附近為據點,熟悉山形地勢,槍法又準,日人要在險峻的山崖峽谷及多變氣候中與剽悍拚死抵抗的原住民搏鬥,很吃不消。為了減少損傷,日人請當時與族人做生意,頗有聲名又認識日人的姬望調停說和。
識局勢,「和平使者」勸族人歸降
姬望知道族人無法抵擋日本人的殘酷及精良武器,願意勸服族人,姬望的族親田信德 (Yudaw- Pisaw )說:「姬望常接觸漢人,聽漢人分析局勢,她認為太魯閣族沒有必要因為日本侵略而犧牲生命。」她由五個漢人扛轎及日本兵一路保護,到各個部落,向各個頭目說服、勸降,歷經四年都無結果。某天,日軍領著姬望帶著禮物到部落前,太魯閣人咬牙切齒,準備迎戰,姬望抱著女兒阿銀(Agil)連忙跳下轎,呼喊「不要!不要!孩子們!我們族人的人數已經不多了,日本人像河水一般,像螞蟻一樣多,沒有辦法打,可憐的孩子們,不要再做無謂的犧牲,放下刀、槍和箭,這樣才能存活。」
族人最後妥協,交出武器投降,結束歷時八十天慘烈的「太魯閣戰役」,太魯閣族是最後投降的原住民族。
婚姻不順,祖靈詛咒?
姬望因協助和平談判有功,日人獎賞她兩棟兩層樓房和三公頃水田,但這段期間她的先生病逝。姬望再嫁了第三任丈夫,也是漢人,名叫林嘉興(Ka-hing)。
姬望的婚姻一直不順,有些族人認為是她觸犯禁忌的結果。她在族裡是有爭議的,除了嫁給異族,也有族人質疑她「和平使者」的身分。由於日本人死傷不下於太魯閣人,甚至傳言1914年親征的總督佐久間左馬太在立霧溪中了太魯閣人的槍,第二年就死亡,只是日本人不承認;姬望竟配合日本人,叫太魯閣人放下武器投降,自己反而獲利,這是出賣鄉土、出賣族人,不是真正保護族人。
姬望和漢人學做生意的想法也和族人格格不入。太魯閣人認為所有一切為大家共有,只有「分享」,沒有「買賣」的觀念,有人認為姬望學習買賣是剝削族人。
姬望被視為背離族人傳統,第三次婚姻失敗後,她還改變族人的信仰。
女人遭叛,也要佩帶蕃刀
得到日本政府的賞賜後,姬望已是當時原住民中少見的富人。台中來的林嘉興(Ka-hing)看上姬望的財富,隱瞞已有家室,虛情假意向姬望求婚,婚後不久即花天酒地,散盡姬望的錢財,藉故跑回台中。姬望帶著女兒到台中找他,才發現良人已有家室,傷心返回花蓮。不料林嘉興又寫信表示懺悔,並到花蓮表示已與妻子離婚,發誓、懇求原諒,姬望心軟,兩人重歸於好。但林嘉興賭嫖惡習難改,偷偷變賣地產,還將姬望的積蓄抵押還債後,逃到壽豐,和一個日本女人在一起。
當時已經五十二歲的姬望受此打擊,感到人生破滅,心中十分痛苦。她因違反族人禁忌嫁給異族,異族丈夫背叛,無法尋求族人支持,也更感羞辱。無路可退,於是配上蕃刀,要到壽豐的茶室找丈夫復仇。
「姬望帶蕃刀,可以從太魯閣規範(gaya)的角度來解釋」,吉洛牧師說。佩帶蕃刀是太魯閣男人成人的象徵,有自食其力及重新展開不同人生階段的意義。蕃刀能防身、狩獵,帶給家庭幸福,也會帶來殺身之禍,如果有人違背gaya,蕃刀能取命、懲罰。女人不帶蕃刀,除非要見證自己,姬望被逼到絕境,不復仇,無法立足太魯閣社會。
受恩典,刺青老婦北上求學
神色異常的姬望帶著蕃刀搭公車往壽豐途中,被李水車傳道師夫妻攔下勸阻。原來李阿隆告訴李水車有個蕃人女子姬望需要幫助,讓李水車找到姬望,並將她帶回家安置。
李水車幫助姬望重新做生意,也讓她認識上帝。李水車的女兒李末子回憶「姬望嬤」「在這個家庭裡享有尊嚴和尊重,…體驗溫暖,受傷的心靈得到撫慰感動」。1924年姬望受洗,1929年隨孫雅各牧師到淡水求學。
1929年第一次到東海岸的孫雅各牧師受淡水基督長老教會的馬偕博士之託,希望說服姬望到淡水讀婦女聖經學校(淡水婦學堂)。當時姬望已是五十八歲的老婦,她不願意千里迢迢到陌生的淡水,也擔心人們看見她的紋面會說她是野蠻人,不想再被羞辱。經李水車夫妻鼓勵,孫雅各保證,姬望才願意和孫雅各牧師搭日本小輪船到基隆,一個外國人陪著一個刺青的山地婦人果然招來許多奇異注視眼光。姬望終究克服障礙,學習認字,成為太魯閣族第一位受西洋教育的人。她學習表現優異,深造八個月後,受北部女宣道會派遣回鄉,開始在卡來灣傳教,再次改變全族的命運。
回鄉傳教,挑戰族人信仰
姬望向族人傳教,挑戰族人的祖靈信仰和巫師地位,族人認為她思想怪異。但姬望能觸摸到太魯閣族的心靈,突顯傳統宗教無法幫助的實際問題,如巫師治病,也啟發族人的前途及個人的生命意義。李孝誠指出,她認同族人,並從自己的經驗幫助族人。
姬望傳教也遭遇日本政府禁教壓迫。原住民地區是禁教區,二次世界大戰開始,信仰歐美基督教更是通敵行為,警察常到原住民家中搜索、焚毀聖經與宗教書且處罰信徒,田信德 (Yudaw- Pisaw )回憶:「那時日本人用牛鞭,像打狗、打蛇一樣地鞭打原住民。」
因為姬望曾經有功於日本政府,警察不敢公開迫害她,但嚴密監視她的行蹤,因此她很少外出,都是原住民跋山涉水、摸黑,走六、七個鐘頭,晚上十點到凌晨三、四點在姬望住處聽道。
日警壓迫,「原住民信仰之母」深山、石洞講道
姬望有時也到其他地方傳教,有一次從花蓮到玉里傳教,警察要捉她,她由吉洛牧師的母親Ayuq -Watan等六個女孩輪流背她,從深山抄危險的近路送到大禹火車站,把姬望藏在車廂廁所,撘夜車回花蓮。
為躲避日本警察,姬望也常在深山或大石洞裡帶信徒作禮拜,姬望教會旁的石洞就是其中一個。
姬望在日本政府禁教、壓迫教徒時期,仍不屈服,致使二次世界大戰後太魯閣全族皈信,甚至帶動台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原住民信耶穌。基督教宣教史記載,台灣原住民地區教會廣佈,這項「20世紀神蹟」的關鍵人物是姬望。
收女徒,女性宣教先鋒
台灣原住民宣教是由女性開始,吉洛牧師說:姬望的學徒助手也都是女性,包括她的養女羅梅花(Labai)及周玉葉(Como)、楊美暖(Tomon)都是宣教先鋒。李孝誠牧師也說,姬望對婦女宣教和女性神學很有啟示,打破「女性是軟弱的」傳統觀念。
姬望於1946年去世,原葬在花蓮港,1966年遷葬故鄉加灣山腳。加灣山腳的景美村墓地雜草漫生,墓碑大小錯置,墳墓之間散落坍塌的碎石塊、破酒瓶及煙蒂,姬望的墓以黑白兩色瓷磚砌成,雖然顯眼突出,碑文略歷已嚴重磨損,無法辨識。教會宣教史中,孫雅各牧師記載姬望墓地的碑文:「沒有一個人能夠像她一樣:用這樣小的機會,為這樣多的人成就這樣多的事。」這一代太魯閣人重新思考姬望的故事,向姬望學習,重建太魯閣人的命運。
向姬望的智慧學習,重建太魯閣族命運
太魯閣族與異族接觸的歷史充滿被傷害、欺騙,原本與大自然和諧相處、分享、樂天、重然諾、敬老的美麗文化,卻因投降日本後被迫遠離山谷、遷移平地被異族同化,失去自己的根。部落瓦解、生活困頓、自卑自棄是族人現在面臨的問題。
像祖先翻越黑森林尋找樂土的精神,三棧教會的李孝誠牧師和族人討論,姬望接觸、學習外來的漢人文化和基督教文化,其實不會妨礙自尊,反而在強勢文化中走出主人的姿態。要族人學習重新檢視傳統,學習在強勢文化中生存的智慧,開朗而不自棄沉淪、仇視排外。
姬望紀念教會一向是德魯固族開會討論自己命運的地方,例如:亞洲水泥廠事件及國家公園與原住民的關係。1997年他們在這裡決定以正確的發音稱呼自己Troko(德魯固),2004年1月14日太魯閣族正式成為台灣第12族,現在正積極推動自治。
族人傳唱「姬望之歌」
為了藉文字傳續文化,以田信德翻譯太魯閣新約聖經的經驗為基礎,由田信德(Yudaw- Pisaw )等太魯閣族八位牧師及耆老組成編輯小組,每天到秀林鄉公所上班,編寫字典。 這裡還有許多文化發展協會或文史工作室,像姬望的故鄉安靜的景美村巷弄裡,「花蓮縣原住民多元文化協會」的田掬芬、蔣敏真拿出國小教職的退休金,將家裡的倉庫改為課輔教室,希望以小小的力量為原住民下一代的教育盡力。
傳唱許久的太魯閣民歌「背著小米的老太婆」已被稱為姬望之歌,彷彿描述姬望揹著豐收重擔,滿心喜樂。這首歌被選入各類原住民歌曲選輯,也是太魯閣兒童合唱團參加2005年台灣合唱比賽榮獲第一名的自選曲。太魯閣族人最高的心靈價值是跨越彩虹橋,努力重建太魯閣族的這一代,期盼走過彩虹橋時,以「背著小米的老太婆」歌聲和姬望‧依娃爾相見。
注釋:
註1:摘自李孝誠《姬望於太魯閣宣教的研究》之口述使資料
註2:同註1
註3:同註1
註,4:同註1
參考資料:
1. 《日治台灣生活史明治篇》 竹中信子 時報 2007
2. 《日治台灣生活史大正篇》 竹中信子 時報 2007
3. 《日據時期東台灣地區原住民史料彙編與研究》 王學新 譯著 台灣省文獻委員會編印
4. 《姬望於太魯閣宣教的研究》 李孝誠 衛理神學研究院 2001
5. 「教史篇(下) 山地教會史」收錄於《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北部教會大觀 1872~1972 》
6. 「扭轉族群命運的女先知─台灣原住民信仰之母姬望(上)(下)」
阮若荷 宇宙光雜誌2007年6月,7月號
7. 《人間天使─李水車行愛北台灣》 李末子 宇宙光 2006
8. 《CHI-OANG Mother Of The Taiwan Tribes Church》
Margaret L. Copland 1962
太魯閣國家公園約2,000公尺高山地區,早在十七世紀就有原住民居住。日本殖民時期,這裡發生原住民史上規模最大、最慘烈的領土保衛戰役,被視為「兇蕃」中最頑強的「太魯閣蕃」曾在這壯麗峽谷間遭日人圍剿,太魯閣族老人家說,當時立霧溪一片鮮紅。
追尋這段歷史,族中老人也津津樂道姬望‧依娃爾 (Chiwang- Iwal, 1872.4.30~ 1946.4.19 ) 的故事,她是戰役中的「和平使者」,居中調停,為族人留下命脈;她也是「原住民信仰之母」,將基督教信仰傳入太魯閣。。
太魯閣耆老Tomon- Wilan 說:「姬望對太魯閣族的貢獻是將神的話傳給太魯閣族…;另一件事,應該是和平吧!」許多七十歲以上的老人回憶:「姬望個子小小的」、「姬望講道很好聽,我很喜歡」、「她是一個聰明的老人,上了年紀還能讀羅馬字聖經」、「她是太魯閣中最勇敢的婦女」、「她是現代的人值得去學習的。」(註1)
立霧溪口,美麗的石砌小教堂
探訪姬望的事蹟可以到1961年建堂於立霧溪口的「台灣基督教長老教會姬望紀念教會」,恰好就在遊客喜愛留影的東西橫貫公路牌樓前方,往太魯閣國家公園的台九號公路旁。
路旁的太魯閣加油站對面三叉路口,有個「富世遺址」牌示,循牌示方向,可以望見約20公尺坡路上方一座石塊砌成並鑲嵌彩色玻璃的小教堂。
富世遺址是考古新地標,不易尋覓,但坡路圍牆上有壁畫太魯閣族(TRUKU)及心靈圖騰「彩虹橋」,揭示這裡的精神。斜坡轉彎處循階梯拾階而上,「基督長老教會芝苑紀念教會」石牌映入眼簾。教會原名「芝苑」,是台語發音,為更貼近原住民發音,近年已改為「姬望」。花蓮特有的大石塊使教堂添增樸拙古意,站在姬望教堂門廊前,可眺望一片翠綠山嵐繚繞,教堂東鄰,可以找到為了躲避日本警察而藏身傳教的山洞。
山洞裡玩「躲貓貓」,青少年不清楚姬望是誰
如果不是洞口有石碑「大石洞奇事簡介」及姬望的相片,草木掩蔽的山洞,外觀很難識破。山洞入口低矮,曲身進入,跨過堆疊的石頭,走下新砌的水泥階梯後,豁然開朗。高挑的頂上由兩大巨石傾斜相倚,形成天然屏障,巨石間隙縫輕洩微薄的日光,巨石屏障下的平台舖滿平滑的圓石,約可容納十來個人席地而坐,這是當年姬望躲避日警,藏身宣教的地方。
常在這裡出沒的青少年說,這個山洞是小時候玩「躲貓貓」、「鬼抓人」的地方,但他們不清楚姬望的事情;已是大學生的牧師女兒高蕾德(Lituk-Jiru)說,裝了日光燈的山洞是他們晚間青年團契的地方,最近有人在教會探討姬望的歷史。
甚麼樣的女性能在太魯閣父系社會中發言,影響族人?她甚至在年輕時,冒犯族人禁忌,執意嫁漢人、做買賣;年老經歷婚姻失敗,像一般女人絕望、軟弱,卻突破花甲老嫗的自限及原住民的自卑,從東部花蓮到北部淡水就學,學成堅定返回部落傳教。
不一樣的女子,有夢想、有明天
「姬望和我們族人不一樣,她是個有dream,有夢想,能看到明天的人,不像我們族人只過今天、不想明天。」研究姬望並寫成博士論文的牧師李孝誠( Kowsang- Yuyaw )說。
太魯閣族又稱德魯固族,三、四百年前,祖先為尋找獵區,從台中、南投一帶翻山越嶺,經奇萊山北峰,到立霧溪谷、木瓜溪谷及道賽溪谷地帶,含中央山脈,也是整個太魯閣國家公園範圍。「太魯閣」Truku是平台的意思,太魯閣人自認是住在平台上「勇敢的人」,勇猛善戰,以農耕、狩獵為生,女性善織布,即使走路也邊走邊抽絲麻線,勤家務,產後第五天就出去工作或打米,常工作到下半夜。
李孝誠說,當時太魯閣社會女性不能提出自己的想法,更不可能成為領袖或代言人。姬望能有自己的想法,甚至領袖的特質,或許和家世有關。
由於姬望對族人的貢獻,一份以姬望母親(Iwal)系統寫成的族譜記載,姬望母親的父親從南投仁愛鄉「入贅」花蓮秀林鄉山上,姬望母親年輕時嫁給傳說是頭目的Pidu-Yupas。姬望幼承庭訓,雖然父親早逝,仍有頭目遺族敏銳、智慧、勇敢特質。父親死後,母親帶著她和弟妹遷居娘家,身為長女的姬望承擔幫助母親扶養弟妹的重擔,須像男人一般上山打獵及下田,造就她獨立自主的性格。
不愛美貌,要嫁漢郎
姬望最早和族人不同的想法是要嫁漢人,不嫁族人,「這在當時族裡是忌諱,會被譏笑。」族人李谷貞(Yuyaw- Walis )說。(註2)
太魯閣的禁忌嚴謹,不得冒犯。依照太魯閣族律法(Gaya),少女必須黥面才能結婚,黥面也是美貌的象徵,沒有黥面的人被稱為「曠野 」(tadus) (鳥不生蛋的地方,不被祝福) ;太魯閣人也以黥面分辨敵我,沒有黥面的是非我族類。但是姬望為了避免和族人相親困擾,故意請紋面師把黥面顏色調淡。
「刺黥面的人把姬望的臉畫壞了,所以太魯閣的青年不喜歡她,漢人可憐她就娶她。」姬望妹妹的兒子莊文才(Yudaw-Galang)牧師說。但葉保進(Iyang- Taing)牧師說:「姬望在當時是很出名,她認識很多漢人,她的世界是多元的」「她想漢人比較有數字觀念」「不是說她不喜歡太魯閣族,是接觸面和刺激面影響的關係」。(註3 )姬望紀念教會的牧師吉洛‧哈簍克( Jiru Haruq)認為,姬望是受漢人通事李阿隆影響,她認為漢人比較有見識。
新城通事李阿隆,名望遍奇萊
李阿隆自清朝就擔任新城通事,負責通譯,在「生番界」傳達官廳命令與「番」情上達,因此和當地人往來密切。日本總督府檔案描述「李阿隆本宜蘭人,…年甫二十八,單身踏入生番界,終至懷柔大魯國番五社,甚至驅使之如己之手足。…,財產豐裕,富累十萬,名望遍於奇萊地方。」他靠採金及貿易致富,特別是賣荷蘭人的槍和子彈給太魯閣人,深得太魯閣人心,對外建立了個人勢力與威望,奇萊地方(由新城起到花蓮街等二街十六庄)人以不知李阿隆之名為恥。日本人曾想藉李阿隆撫順番族,但李阿隆表面歸順日本,卻與日人鬥智,排拒日人統治,也壯大太魯閣族抗日的勢力。
姬望與母親弟妹居住的外社平埔地區與李阿隆鄰近,李阿隆的妻子是太魯閣女子,與姬望熟識,常相往來。姬望想改善生活,和李阿隆一樣。十八歲時,如願嫁給在加灣做生意的漢人阿段(A-twan),婚後夫妻做生意,將族人在山上所獵的獵物或土產和漢人的東西交換,賺取佣金。後來有兩位曾經愛慕姬望的太魯閣族青年,因憤恨、忌妒姬望夫妻,趁姬望不在時,暗殺了她丈夫,並洗劫她的財物。傷心的姬望繼續做生意,再以招贅方式與第二任丈夫漢人信容(Sing-Jiyong)結婚,生意也遍及各部落。
向李阿隆學經商,是少見的聰明生意人
許多部落居民因姬望能從漢人那裡取得絲絨(當時太魯閣婦女製作原住民衣服最喜歡的原料)和日常用品,大都願意與她交易買賣。Tomon- Wilan回憶:「那時我的年紀還很小,我的媽媽常常向她買毛線,我的爸爸常常用山肉、鹿鞭及鹿茸交換鹽巴、槍或者是毛線之類的東西,媽媽說她的東西很好也便宜。」「真是少見的聰明生意人」。(註4)
山地資源和平地貨物交換,早有所聞,早期漢人移民和原住民交易,常因原住民不瞭解貨物價值,也不懂算數,以並不珍貴的物品交換鹿豹熊皮,引發衝突。山地資源也一向為外人覬覦,日人來台初期,對原住民採綏撫政策,也藉視察招撫,發現東部令人驚歎的資源如:奇萊山黑色沃土,立霧溪砂金,森林巨木及製造樟腦。
開拓的歷史,侵略的歷史
清朝時期就以「隘勇線」防範台灣「蕃人」,隘指關卡,隘勇是鎮守關卡的士兵,「隘勇線」是設有隘勇的警戒路線。對不易馴服的太魯閣原住民,日本人也在部落外圍設置「隘勇線」防範原住民出草;日人為開發資源,不斷推進隘勇線,隘路也成為入侵原住民山區之路。
開拓的歷史常是侵略的歷史,原住民以「出草」面對外人侵略,外人卻以「出草」為野蠻、未開化的象徵。原住民「出草」有一定的律法、規範,日人入侵原住民神聖的領域,「出草」是勇者表現與正當防衛。
長期以來,台灣深山是原住民的獵場,太魯閣族人認為森林是祖靈住的地方,森林中的野獸也是祖靈賜養,水是原住民的生命,有森林就有水,失去森林土地,族人將滅亡,因此太魯閣人保衛鄉土、森林,寧死不屈。
日人五年理蕃計畫,原住民悲慘命運開端
日軍自1893年即開始侵犯太魯閣族,1896年新城事件後,日人不再輕舉妄動,但採高壓手段嚴密封鎖,切斷太魯閣人交通貿易,使原住民無法取得農具、衣物特別是食鹽,但龐大的伐樟製腦利益還是造成血腥衝突,如1906年發生威里事件。吉洛牧師說:「原住民與日人對抗,太魯閣族最兇猛頑強,日本來台灣後12年,還未征服太魯閣族,就打算用焦土政策:燒山和燒部落 。」這也是1906年第五任總督佐久間左馬太上任後的改變。
佐久間左馬太以稱霸番界為志業,他先加強隘勇,鋪設地雷,並將鐵絲網通高壓電流,1910年展開大規模征服的五年理蕃計畫,陸續收服北部泰雅族等。
「太魯閣戰役」,原住民抗日最慘烈戰役
經過幾次探勘,武力理蕃計畫的最後一年1914年5月17日,佐久間發動「太魯閣討伐之役」,不僅出動警察隊,還動員軍隊,從花蓮港、南投、宜蘭各廳三方夾擊。日本動用萬人以上的兵力及先進武器大砲等,太魯閣族的兵力只有約兩三千人,寡不敵眾,幾乎滅絕。
其實日人幾年的討伐征戰,死傷也很慘重。常年在高山峻嶺、斷崖絕壁中行動的太魯閣族人,以天祥附近為據點,熟悉山形地勢,槍法又準,日人要在險峻的山崖峽谷及多變氣候中與剽悍拚死抵抗的原住民搏鬥,很吃不消。為了減少損傷,日人請當時與族人做生意,頗有聲名又認識日人的姬望調停說和。
識局勢,「和平使者」勸族人歸降
姬望知道族人無法抵擋日本人的殘酷及精良武器,願意勸服族人,姬望的族親田信德 (Yudaw- Pisaw )說:「姬望常接觸漢人,聽漢人分析局勢,她認為太魯閣族沒有必要因為日本侵略而犧牲生命。」她由五個漢人扛轎及日本兵一路保護,到各個部落,向各個頭目說服、勸降,歷經四年都無結果。某天,日軍領著姬望帶著禮物到部落前,太魯閣人咬牙切齒,準備迎戰,姬望抱著女兒阿銀(Agil)連忙跳下轎,呼喊「不要!不要!孩子們!我們族人的人數已經不多了,日本人像河水一般,像螞蟻一樣多,沒有辦法打,可憐的孩子們,不要再做無謂的犧牲,放下刀、槍和箭,這樣才能存活。」
族人最後妥協,交出武器投降,結束歷時八十天慘烈的「太魯閣戰役」,太魯閣族是最後投降的原住民族。
婚姻不順,祖靈詛咒?
姬望因協助和平談判有功,日人獎賞她兩棟兩層樓房和三公頃水田,但這段期間她的先生病逝。姬望再嫁了第三任丈夫,也是漢人,名叫林嘉興(Ka-hing)。
姬望的婚姻一直不順,有些族人認為是她觸犯禁忌的結果。她在族裡是有爭議的,除了嫁給異族,也有族人質疑她「和平使者」的身分。由於日本人死傷不下於太魯閣人,甚至傳言1914年親征的總督佐久間左馬太在立霧溪中了太魯閣人的槍,第二年就死亡,只是日本人不承認;姬望竟配合日本人,叫太魯閣人放下武器投降,自己反而獲利,這是出賣鄉土、出賣族人,不是真正保護族人。
姬望和漢人學做生意的想法也和族人格格不入。太魯閣人認為所有一切為大家共有,只有「分享」,沒有「買賣」的觀念,有人認為姬望學習買賣是剝削族人。
姬望被視為背離族人傳統,第三次婚姻失敗後,她還改變族人的信仰。
女人遭叛,也要佩帶蕃刀
得到日本政府的賞賜後,姬望已是當時原住民中少見的富人。台中來的林嘉興(Ka-hing)看上姬望的財富,隱瞞已有家室,虛情假意向姬望求婚,婚後不久即花天酒地,散盡姬望的錢財,藉故跑回台中。姬望帶著女兒到台中找他,才發現良人已有家室,傷心返回花蓮。不料林嘉興又寫信表示懺悔,並到花蓮表示已與妻子離婚,發誓、懇求原諒,姬望心軟,兩人重歸於好。但林嘉興賭嫖惡習難改,偷偷變賣地產,還將姬望的積蓄抵押還債後,逃到壽豐,和一個日本女人在一起。
當時已經五十二歲的姬望受此打擊,感到人生破滅,心中十分痛苦。她因違反族人禁忌嫁給異族,異族丈夫背叛,無法尋求族人支持,也更感羞辱。無路可退,於是配上蕃刀,要到壽豐的茶室找丈夫復仇。
「姬望帶蕃刀,可以從太魯閣規範(gaya)的角度來解釋」,吉洛牧師說。佩帶蕃刀是太魯閣男人成人的象徵,有自食其力及重新展開不同人生階段的意義。蕃刀能防身、狩獵,帶給家庭幸福,也會帶來殺身之禍,如果有人違背gaya,蕃刀能取命、懲罰。女人不帶蕃刀,除非要見證自己,姬望被逼到絕境,不復仇,無法立足太魯閣社會。
受恩典,刺青老婦北上求學
神色異常的姬望帶著蕃刀搭公車往壽豐途中,被李水車傳道師夫妻攔下勸阻。原來李阿隆告訴李水車有個蕃人女子姬望需要幫助,讓李水車找到姬望,並將她帶回家安置。
李水車幫助姬望重新做生意,也讓她認識上帝。李水車的女兒李末子回憶「姬望嬤」「在這個家庭裡享有尊嚴和尊重,…體驗溫暖,受傷的心靈得到撫慰感動」。1924年姬望受洗,1929年隨孫雅各牧師到淡水求學。
1929年第一次到東海岸的孫雅各牧師受淡水基督長老教會的馬偕博士之託,希望說服姬望到淡水讀婦女聖經學校(淡水婦學堂)。當時姬望已是五十八歲的老婦,她不願意千里迢迢到陌生的淡水,也擔心人們看見她的紋面會說她是野蠻人,不想再被羞辱。經李水車夫妻鼓勵,孫雅各保證,姬望才願意和孫雅各牧師搭日本小輪船到基隆,一個外國人陪著一個刺青的山地婦人果然招來許多奇異注視眼光。姬望終究克服障礙,學習認字,成為太魯閣族第一位受西洋教育的人。她學習表現優異,深造八個月後,受北部女宣道會派遣回鄉,開始在卡來灣傳教,再次改變全族的命運。
回鄉傳教,挑戰族人信仰
姬望向族人傳教,挑戰族人的祖靈信仰和巫師地位,族人認為她思想怪異。但姬望能觸摸到太魯閣族的心靈,突顯傳統宗教無法幫助的實際問題,如巫師治病,也啟發族人的前途及個人的生命意義。李孝誠指出,她認同族人,並從自己的經驗幫助族人。
姬望傳教也遭遇日本政府禁教壓迫。原住民地區是禁教區,二次世界大戰開始,信仰歐美基督教更是通敵行為,警察常到原住民家中搜索、焚毀聖經與宗教書且處罰信徒,田信德 (Yudaw- Pisaw )回憶:「那時日本人用牛鞭,像打狗、打蛇一樣地鞭打原住民。」
因為姬望曾經有功於日本政府,警察不敢公開迫害她,但嚴密監視她的行蹤,因此她很少外出,都是原住民跋山涉水、摸黑,走六、七個鐘頭,晚上十點到凌晨三、四點在姬望住處聽道。
日警壓迫,「原住民信仰之母」深山、石洞講道
姬望有時也到其他地方傳教,有一次從花蓮到玉里傳教,警察要捉她,她由吉洛牧師的母親Ayuq -Watan等六個女孩輪流背她,從深山抄危險的近路送到大禹火車站,把姬望藏在車廂廁所,撘夜車回花蓮。
為躲避日本警察,姬望也常在深山或大石洞裡帶信徒作禮拜,姬望教會旁的石洞就是其中一個。
姬望在日本政府禁教、壓迫教徒時期,仍不屈服,致使二次世界大戰後太魯閣全族皈信,甚至帶動台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原住民信耶穌。基督教宣教史記載,台灣原住民地區教會廣佈,這項「20世紀神蹟」的關鍵人物是姬望。
收女徒,女性宣教先鋒
台灣原住民宣教是由女性開始,吉洛牧師說:姬望的學徒助手也都是女性,包括她的養女羅梅花(Labai)及周玉葉(Como)、楊美暖(Tomon)都是宣教先鋒。李孝誠牧師也說,姬望對婦女宣教和女性神學很有啟示,打破「女性是軟弱的」傳統觀念。
姬望於1946年去世,原葬在花蓮港,1966年遷葬故鄉加灣山腳。加灣山腳的景美村墓地雜草漫生,墓碑大小錯置,墳墓之間散落坍塌的碎石塊、破酒瓶及煙蒂,姬望的墓以黑白兩色瓷磚砌成,雖然顯眼突出,碑文略歷已嚴重磨損,無法辨識。教會宣教史中,孫雅各牧師記載姬望墓地的碑文:「沒有一個人能夠像她一樣:用這樣小的機會,為這樣多的人成就這樣多的事。」這一代太魯閣人重新思考姬望的故事,向姬望學習,重建太魯閣人的命運。
向姬望的智慧學習,重建太魯閣族命運
太魯閣族與異族接觸的歷史充滿被傷害、欺騙,原本與大自然和諧相處、分享、樂天、重然諾、敬老的美麗文化,卻因投降日本後被迫遠離山谷、遷移平地被異族同化,失去自己的根。部落瓦解、生活困頓、自卑自棄是族人現在面臨的問題。
像祖先翻越黑森林尋找樂土的精神,三棧教會的李孝誠牧師和族人討論,姬望接觸、學習外來的漢人文化和基督教文化,其實不會妨礙自尊,反而在強勢文化中走出主人的姿態。要族人學習重新檢視傳統,學習在強勢文化中生存的智慧,開朗而不自棄沉淪、仇視排外。
姬望紀念教會一向是德魯固族開會討論自己命運的地方,例如:亞洲水泥廠事件及國家公園與原住民的關係。1997年他們在這裡決定以正確的發音稱呼自己Troko(德魯固),2004年1月14日太魯閣族正式成為台灣第12族,現在正積極推動自治。
族人傳唱「姬望之歌」
為了藉文字傳續文化,以田信德翻譯太魯閣新約聖經的經驗為基礎,由田信德(Yudaw- Pisaw )等太魯閣族八位牧師及耆老組成編輯小組,每天到秀林鄉公所上班,編寫字典。 這裡還有許多文化發展協會或文史工作室,像姬望的故鄉安靜的景美村巷弄裡,「花蓮縣原住民多元文化協會」的田掬芬、蔣敏真拿出國小教職的退休金,將家裡的倉庫改為課輔教室,希望以小小的力量為原住民下一代的教育盡力。
傳唱許久的太魯閣民歌「背著小米的老太婆」已被稱為姬望之歌,彷彿描述姬望揹著豐收重擔,滿心喜樂。這首歌被選入各類原住民歌曲選輯,也是太魯閣兒童合唱團參加2005年台灣合唱比賽榮獲第一名的自選曲。太魯閣族人最高的心靈價值是跨越彩虹橋,努力重建太魯閣族的這一代,期盼走過彩虹橋時,以「背著小米的老太婆」歌聲和姬望‧依娃爾相見。
注釋:
註1:摘自李孝誠《姬望於太魯閣宣教的研究》之口述使資料
註2:同註1
註3:同註1
註,4:同註1
參考資料:
1. 《日治台灣生活史明治篇》 竹中信子 時報 2007
2. 《日治台灣生活史大正篇》 竹中信子 時報 2007
3. 《日據時期東台灣地區原住民史料彙編與研究》 王學新 譯著 台灣省文獻委員會編印
4. 《姬望於太魯閣宣教的研究》 李孝誠 衛理神學研究院 2001
5. 「教史篇(下) 山地教會史」收錄於《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北部教會大觀 1872~1972 》
6. 「扭轉族群命運的女先知─台灣原住民信仰之母姬望(上)(下)」
阮若荷 宇宙光雜誌2007年6月,7月號
7. 《人間天使─李水車行愛北台灣》 李末子 宇宙光 2006
8. 《CHI-OANG Mother Of The Taiwan Tribes Church》
Margaret L. Copland 1962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