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像1 畫像2

遊民畫家泊仔送的畫像,在左圖中白鳥的右下方,就是他自己。

  我想我是一個認真的人,有時候到了嚴肅的地步。還記得剛入小學的第一課就是ㄅㄆㄇㄈ,老師說下週要考,可是一週過去了,我還沒全學會,急得不得了,回家就發燒了,媽媽還得幫我惡補。下星期老師竟然完全忘了考試這回事!而我至今餘悸猶存。
  最近一位好友退休,她在嚴肅這件事上比我更勝一籌,在我們為她舉行的餐會中一絲不苟地討論未來生活的意義,我勸她不必急,不妨先混一混。李豐(寫《我賺了四十年》的那位台大醫師)在電話上聽了我的轉述,大笑道:「你混得怎樣?」我說:「不錯啊!」她卻不以為然:「我聽妳聲音就知道妳還是那樣,說話太快了!」幾十年來她一直勸我慢下來。慢才能品味生活,才能靜攬人生,才能修鍊身心。
  不僅需要調整步調,我也想改變自己的寫作風格,輕鬆一點,閒適一點,更多一點生活,多一點感覺。渴望有自己的部落格,不被字數、時尚、市場、刊物風格、主編好惡綁住。大部分是為自己寫吧,也為了分享,至於未來,就交給上天了。 email: yenlinku@mail2000.com.tw
 

2014-03-24

感恩與銘謝 --- 我在退休餐會上的講話

吳培元
2014年1月14日 8:38

今天非常謝謝"應用數學系"安排這樣一個餐會場合, 讓我有機會, 對"交大應用數學系"的同仁們, 表達感謝他們多年來維護這個清純學術環境的心意.

我是在 1975 年, 在美國 Indiana University 唸完博士學位後, 來到"交大"的.  當時申請了四個台灣數學系或應用數學系的教職工作: "台大", "清華", "交大", 和"政大".  前兩個單位, 很快地就回絕了我的申請, 只有"交大"和"政大"給了我聘書.  我開始時, 和"交大"的聯絡對象是當時剛成立三年的"應用數學系"吳啟宗系主任 (後來他轉到"電子工程系", 現也已自"交大"退休多年了).  只是到了後半段時間, 跟我聯絡的換成是我在"台大數學系"唸書時的同班同學郭滄海教授.  原來他早一年自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唸到學位, 來到"交大應數系", 準備下一個年度, 接班系主任一職.  我在考量何去何從時, 他給了我很好的建議, 也成了我生命中的第一個貴人.  他認為"交大"是以發展理工科為主的學校, 而"政大"傳統上以法商科為主.  長遠來講, "交大應數系"應該是更有發展潛力的.  聽了他的建議後, 我當下就決定來"交大", 和他合夥打拼了.  沒想到, 這一來"交大", 就連續待了三十八年半, 超過了我大半生的歲月.  這也表示, 在座年齡不到三十八歲的年輕同仁, 也包括了所有在場的女仕們, 在我來"交大"時, 都還沒有出生呢 !!  聽說上一個年度, 全體"交大"教職員工中最資深的陳稔教授, 已自"資訊工程系"退休了, 我也因而由第二資深者, 晉升為第一資深.  只是我近期身體狀況不佳, 這一寶座, 也只能坐個半年, 而提早讓位了!

回顧在"交大"的這一段歲月, 往事歷歷在目.  憶起那一個純真的年代, 也讓人不勝唏噓.  當年"中山高速公路"還沒通到"新竹", 郵局也還沒連線呢.  初來"交大"報到的地方, 是在"學府路"上的"博愛校區".  "應用數學系"位在"教學大樓"二樓, 佔用了三間房間, 每間房內塞了四張桌子, 作為老師的辦公桌, 旁邊再加上一個開放式的金屬書架.  一年後, 才另闢了一間房間, 作為系圖書室.  當時的老師們, 除了吳啟宗和郭滄海外, 另有最早到"交大", 原在"共同科微積分小組"的劉松田和林妙英夫婦, 徐桂敏, 和鄭錫灝, 再加上後來陸續加入的林朝枝, 余文能, 韋金昌, 鄭國順, 邵錦昌, 莊豔珠等人.  和我同時應聘回來的還有另一位我在"台大數學系"的同班同學倪維城和他的夫人陳安娜.  鄭國順和邵錦昌兩位, 原是物理系出身, 其他人則都是數學系的.  早期來本系訪問的, 有由 University of Arkansas 來訪一年的馬爾傑教授.  短期應聘的則有一個美國人和徐松梅.  前者來台的主要目的, 是和本系的倪維城, 一起練中國工夫.  只是後來因練氣不順, 精神失常, 一度被發現在"學府路"路口, 脫光了衣服, 指揮交通, 最後被接送回國了.  當時雖然物質條件不佳, 但同仁們彼此相處融洽, 和學生們也接觸頻繁, 日子過得很愜意.  "交大"當時只有"工學院", 院長是盛慶琜先生, 教務長溫鼎勳 (1927 - 1989), 訓導長戈武, 總務長沈中益, 總教官熊威.   因""博愛校區"大小如同一個中學校園, 不同系所的老師們也都彼此認識, 往來頻繁.  當年在校園內的風雲人物, 如陳義揚, 張一蕃, 謝清俊, 黃廣志, 劉清田等人, 及和我同一年到校報到的鄭瑞城, 徐木蘭 (1950 - 2010) 夫婦和魏哲和, 日後離開"交大"後, 也都頭角崢嶸, 各霸一方.

"應數系"在 1979 年, 配合學校整體的搬遷計畫, 搬到在"大學路"上新開闢的"光復校區". 當時因"科學一館"仍在規劃興建階段, 我們先搬到"竹湖"邊的"管理館".   幾年後, "科學一館"完工, 才再遷入.  我的辦公室也因而由小間的單人房, 越搬越大間.  後續比我晚到系上任教的老師, 有黃俊雄, 林松山, 陳福祥, 許世壁, 徐力行, 蕭正堂, 王丕辰, 張企, 黃大原, 許義容, 傅恆霖, 李榮耀, 白啟光, 陳鄰安, 莊重, 彭南夫, 周幼珍, 石至文, 陳秋媛, 王慶安, 張鎮華, 許元春, 蔡孟傑, 王夏聲, 葉立明, 和翁志文等人. 其中黃俊雄 (1945 - 1993) 也是我"台大數學系"的同班同學.  他離開我們系後, 轉到"中央研究院資訊科學研究所".  可惜的是, 其後他因精神情緒方面的問題, 在一次參觀靶場射擊的場合, 奪取射擊者的槍枝, 自殺輕生了. 他也成為我們大學同班同學中最早也是至今唯一的一位往生者.  蕭正堂 (1951 - 1983) 的殞落, 應是我們系歷年來最大的損失. 他年輕又單身, 極富研究潛力, 自 Cornell University 拿到博士學位後, 在 1981 年, 來到本系任教, 其後他迷上了登山活動.  在一次我們一群人到"南投草嶺"的登山途中, 他一馬當先, 涉險進入一座漆黑的山洞內探勘, 結果由於一個致命的錯誤判斷, 導致他自山洞的另一個洞口, 摔落到山下, 在"台中榮總"昏迷了十二天後過世, 年僅32歲 (註 1).  他死後, 他的父母以喪葬費用的節餘款, 在我們系設置了一項"蕭正堂先生紀念獎學金", 每年頒獎給"台大數學系"和"交大應數系"的同學, 各一萬元獎學金, 至今已三十年.  在這次事件之前, 有一回, 一度在我們系上任教的林紹雄, 帶我們 (包括蕭正堂) 去爬"台北縣"境內高難度的"五寮尖", 途中須徒手爬過一段在山稜線上的尖凸岩塊, 至今想起來, 仍覺得驚險萬分.  林松山在"台大"唸書時, 比我低一屆, 在獲得三次"國科會"傑出研究獎和兩次"國家講座"後, 目前也是本系"丘成桐中心"的負責人.  在 1980 年代中期的一段時間, 本系的部份老師, 因不同的個人因素, 掀起了一股跳槽風.  其中鄭國順, 許世壁, 和張企先後轉到"清華應數所", 而王丕辰則到"中央統計所", 以後他們也都有很好的發展.  鄭國順是楊振寧的學生, 後來先後擔任過"中正大學"的校長和"吳鳳技術學院"的院長, 現在則是"大同大學"的講座教授.  許世壁由"交大"轉到"清華"後, 曾經擔任過該校的"理學院"院長, "中華民國數學會"會長, 目前也是"國家講座"的擁有者.  在不同的年代裡, 陳鄰安, 彭南夫, 和周幼珍三位學統計的同仁, 也在1992 年, 轉到本校新成立的"統計研究所", 和李昭勝所長 (1941 - 2007) 同成為該所的創所元老.  王慶安轉到"中正", 其後擔任過該校的總務長和研發長.  張鎮華和蔡孟傑在作過我們系的系主任後, 分別轉到"台大"和"清華", 也都再擔任該校的數學系系主任.

我在美國唸的專長領域是"汎函分析" (functional analysis), 或更精確的說是"算子理論" (operator theory).  來到"應數系"後, 理所當然地開了大部份"分析"方面的課程.  當時因系裡教"統計"的老師欠缺人手, 而我唸書時, 副修"統計", 故也開了不少這方面的課.  我由大三的"機率論", "統計學", 和大四的"實驗設計", 一路開到研究所程度的"高等機率論", "無母數統計", 和"數理統計".  當時教過的學生, 一直到現在, 都還以為我是唸"統計"的呢 !!  另外在大學部也開過"離散數學"和"代數學", 多年後, 甚至教過一門研究所的"演算法分析".  我們系的陳秋媛老師 (她的先生陳明璋, 是我到"交大"第一年教過的學生), 當時就在這個班上.  其間我因原有的研究工作陷入低潮, 一度有意轉換跑道, 往這個領域發展, 甚至每星期都到"中央研究院數學研究所", 參與李國偉教授主持的這方面的書報討論, 但因一直沒有找到適當的題材, 這一步也終究沒有跨過去.  一直要到1984年, 我們系的博士班成立後, 我收了博士生, 才慢慢有機會回到自己的本行, 開自己專長的"汎函分析"和"算子理論"方面的專題課程.  研究的題材, 也慢慢由無窮維空間的算子, 轉到有限維的矩陣. 學術論文投寄的主要期刊, 由 Journal of Operator Theory 轉成 Linear Algebra and its Applications.  等到我們系的專業人士漸增後, 我也不敢再回頭開"統計"或''離散數學"方面的課程了.

早期台灣的研究水準不高, 一般說來是屬於業餘玩票性質的.  當時拿到博士學位後, 是以副教授聘任.  三年後, 升等教授, 大致上都沒有問題.  至於申請"國科會"的研究經費, 一年一篇學術論文, 大概也就足夠了.  從事研究工作, 來自外在的壓力不大, 主要的動力, 還是對自己的自我要求.  這種現象, 一直要到九零年代以後, 才慢慢有所改變.  各級單位的規章制度漸趨完備, 對研究內容的要求也日益提高, 慢慢轉向職業性質的方向發展了.  最近我檢視了一下過去三十多年來發表過的論文, 發現早期的時候, 都是在單打獨鬥, 欲求一個合作者而不可得, 大部份的論文都是以單一作者掛名的.  一直到十幾年前開始, 才慢慢地和指導過的博士生合作研究.  到現在, 則是徹底翻轉, 反而是很難寫到一篇單獨掛名的論文了.  這反映了一個時代的轉變, 由業餘性到職業性, 由個人型到團隊型, 應該也是無法逆轉的時代趨勢了.

歷年來, 我指導的碩士生, 人數不多.  其中還一直保持聯絡的是現在"彰化師範大學"的劉康滿.  他後來到University of Maryland 改唸"數值分析", 是一位虔誠的基督徒.  至於博士生方面, 我一共指導了三批.  約在二十三年前畢業的一批有郭堃煌, 陳功宇, 和王進賢三位.  第二批則是十五年前畢業的余啟輝, 高華隆, 和辛靜宜.  近年來指導的有蔡明誠和仍在苦讀英文的李信儀.  其中高華隆在畢業後, 仍持續和我一起作研究.  他每星期三都會自"中壢"的"中央大學", 開車到"交大"來, 兩人在我的辦公室內腦力激盪一個下午.  我最近統計了一下我們歷年來合作過的論文, 竟然達到三十三篇之多.  光是 2013 年, 兩人就合寫了七篇, 其中包括我在"和信醫院"作頭兩次化療期間完成的兩篇.  我們的合作很有互補性, 通常都是我先想到一個大致可行的方向, 經過兩人間的討論後, 得到部份結果, 他再把剩下的問題拿回去想, 他的推理計算能力遠超過我, 常常在幾天以後, 就把問題完全解決了.  然後我就把全部研究結果用英文整理好, 再由他打字出來, 以後經過校對及投稿的過程後, 就等著修改及刊登了.  這麼多年下來, 我從他那裡學到了不少東西, 他應該也算是我在學術研究方面的衣缽傳人了!  近年來, 我也指導了兩位"國科會"資助的博士後研究員: 王國仲和張其棟.  前者在擔任過博士後的一年半期間後, 受聘在本系繼續任教, 也從事"數值域" (numerical range) 方面的研究, 和我合作愉快.  後者完成了兩年的博士後任期, 現在也應聘在"逢甲大學"任教.

我在 1978 年, 向 International Mathematical Union 申請到一筆年輕數學家的旅費補助, 前往 Helsinki, Finland, 參加該年度舉行的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Mathematicians. 回國不久後, 就受邀擔任"國科會"的評審委員, 參與各項研究計畫的評審工作, 前後斷斷續續地持續了二, 三十年.  在獲得兩次"國科會"的傑出研究獎後, 又得到我生命中另一位貴人, "清華大學"的賴漢卿教授, 的大力支持, 而獲得"教育部"的理科學術獎.  憑著這些獎項, 從此我就在"交大"吃香喝辣, 橫行無阻了.  多年來, "國科會"也資助我三次各一年期的國外訪問的經費.  我分別是回到我的母校 Indiana University (1979 - 1980), 和到加拿大的 University of Toronto (1987 - 1988, 1994) 及 Dalhousie University (1993) 等校訪問.  在 University of Toronto 的一年半期間, 自該校數學系的蔡文端教授處, 學到很多東西.  只是我在 1980 年, 回到"交大"後, 接任"應數系"系主任一職, 卻因腸胃不適的問題, 只擔任了一年半後, 就匆匆下台.  這也是我多年來, 一直對"應數系""同仁, 覺得虧欠的地方!   歷年來, "國科會"也資助了四位我的一年期來訪學者: 樊鵬 (1989 - 1990), 方資求 (1991 - 1992), ?(1994 - 1995), 和蔣春瀾 (?) 等人.  短期訪問學者則有 Paul R. Halmos (1991年12月), Ptak (?), 蔡文端 (?; 2012年11至12月), Ch. Davis (?), 杜鴻科 (?) 等.  "教育部國家講座"設立後, 我也曾參與早期候選人的評審工作, 只是其後我自己申請時, 卻是兩次都鎩羽而歸.  這也註定, 我只能是一個 king maker, 而不是 king 了.  在 1998 到 2000 年的三年期間, 我也擔任"台灣數學期刊"的主編工作.  主要的任務是要把期刊提升到 Science Citation Index 的核心期刊名單中.  這個目標一直要到接任我的許世壁教授手中才完成.      

接下來, 我要感謝"應數系"辦公室的小姐們.  俗話說: 鐵打的衙門, 流水的官.  系主任來來去去, 但系務的推動, 很大一部份, 還是要靠辦公室的小姐們來執行.  這麼多年來, 我也是受惠於她們良多.  首先要感謝的人, 是已經過世五年的惠玲小姐 (1948 - 2008).  她和我是同一年來"交大"的, 她先在行政單位待了一年後, 才到"應數系"服務.  我第一次見到她, 就是在當時簡陋的系圖書室內.  以後兩人共事了三十年, 甚至我在校外的房子, 也是追隨她的腳步, 買在同一個社區內.  只是她自"交大"退休後, 身體不好, 不到幾年就過世了.  另外一位要特別感謝的是陳盈吟小姐.  十五年前, 惠玲和她一起引介我參加"交大"課外活動的社團"社交舞社", 她也斷斷續續地擔任我的舞伴多年.  為了方便向學校申請經費, 社團需要一位老師來擔任社長.  因我是社團中唯一的老師, 只好勉為其難地, 當一個人頭社長了.  實際的社務, 都是由現在校長室的秘書施珮瑜小姐一手包辦, 也非常感謝她的辛勞.  只是幾年後, 她的興趣轉變, 對跳舞漸漸失去興趣, 跑去打球去了.  "社交舞社"也就慢慢無疾而終, 在我手上終結了.  又過了幾年, 我忽然對爬山熱衷起來.  只是登山是屬於年輕人的活動, 我已年近六十, 起步太晚, 攀登"百岳"已不敢奢望, 只能爬爬海拔幾百公尺到最多一千公尺的"小百岳"級的郊山.  幾年下來, 由新竹市, 新竹縣, 苗栗縣, 桃園縣, 一路到台北市, 新北市的郊山, 都幾乎要爬遍了.  也是經由陳小姐的引介, 加入了"交大"的"教職員登山社", 參加過很多次他們的登山活動.  這都要感謝孫李釧社長辛勞地籌備和規劃.  "應數系"辦公室的另一位張麗君小姐, 則是系上師生們的心靈導師和心理諮商師.  尤其是老師們心理受到創傷時, 例如: 教師升等沒過, 或 "國科會"研究計畫沒有核准等, 都會找她傾訴, 尋求慰藉.  我自己在學校時, 每天早上, 也都會先和她談過後, 才安心地開始一天的活動.  爬山爬多了之後, 自己也會搞混了, 因而養成了一路照相的習慣, 以便給自己留一個記錄.  因每到週末都去爬山, 相片累積得很快, 要感謝張慧珊小姐, 幾年前幫我在"臉書"上設立了一個帳戶 (註 2), 使我的一大堆照片, 有了落腳之處.  多年下來, 照片已累積近一萬張.  這時候, "交大"的網路系統就開始對我不太友善了: 上傳照片時, 只給我全黑的圖片; 移動照片的位置, 也變得非常困難.  去年六月, 我就只好另起爐灶, 在"臉書"上再開了一個帳戶 (註 3), 把新的照片往上移.  我的攝影老師是我們系的助理詹宗智, 他的攝影技術, 我是遠遠趕不上的.  他還曾是我多年前教過的學生, 也是我們系館營建工程和電腦維修的總鋪師.                                                                                                                                        
最後要感謝的是我的太太顧燕翎女士.  她是早期台灣女權運動的發起人之一, 常年來為爭取婦女權益而不遺餘力.  目前雖已自公部門退休多年, 但對社會議題仍然持續關注, 外務也很繁忙.  一般人常有這樣的刻板印象, 以為從事女權運動者, 在家裡是不煮飯的.  這一點我必須幫她澄清, 她常年來都很喜歡烹飪, 也幾乎每天都會把三餐料理好後, 才從事她自己的工作.  除了數學以外, 她在很多方面, 如人際關係, 中英文字的運用, 電腦操作, 和養生常識等, 都比我強.  我退休以後, 要嘗試著轉換角色, 作一個女強人背後的男人, 擔任一個女主外, 男主內家庭中的家庭主夫了!  (註 4)                                                                                                                                                                        
註 1. 蕭正堂死後, 我寫了一篇學術論文紀念他: Pei Yuan Wu, Contractions with constant characteristic function are reflexive, J. London Math. Soc., 29 (1984), 533 - 544.                                    

註 2. James Wu, pywu@math.nctu.edu.tw

註 3. PY WU, pywu102@gmail.com

註 4. 本文係根據, 我在"交大應用數學系"2014年1月7日舉辦的"退休餐會"上的講話內容, 擴充改寫而成的.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