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像1 畫像2

遊民畫家泊仔送的畫像,在左圖中白鳥的右下方,就是他自己。

  我想我是一個認真的人,有時候到了嚴肅的地步。還記得剛入小學的第一課就是ㄅㄆㄇㄈ,老師說下週要考,可是一週過去了,我還沒全學會,急得不得了,回家就發燒了,媽媽還得幫我惡補。下星期老師竟然完全忘了考試這回事!而我至今餘悸猶存。
  最近一位好友退休,她在嚴肅這件事上比我更勝一籌,在我們為她舉行的餐會中一絲不苟地討論未來生活的意義,我勸她不必急,不妨先混一混。李豐(寫《我賺了四十年》的那位台大醫師)在電話上聽了我的轉述,大笑道:「你混得怎樣?」我說:「不錯啊!」她卻不以為然:「我聽妳聲音就知道妳還是那樣,說話太快了!」幾十年來她一直勸我慢下來。慢才能品味生活,才能靜攬人生,才能修鍊身心。
  不僅需要調整步調,我也想改變自己的寫作風格,輕鬆一點,閒適一點,更多一點生活,多一點感覺。渴望有自己的部落格,不被字數、時尚、市場、刊物風格、主編好惡綁住。大部分是為自己寫吧,也為了分享,至於未來,就交給上天了。 email: yenlinku@mail2000.com.tw
 

2010-06-06

解放男性 與女人並肩到老

顧燕翎 刪節版刊於2010/6/6聯合報民意論壇

  台灣男女的平均壽命近數十年都不斷增長,只是女性成長稍快,從1986年比男性多4.91歲,到2009年多了6.6歲。為什麼男人不能和女人並肩到老?是愛抽煙?好刺激?暴力傾向?還是荷爾蒙不行?於是報紙標題加上:男人啊,請多照顧自己的健康。就好像百年前,女人沒機會上學,卻歸咎於女人沒大腦一樣。

  這是個別男人的個別問題嗎?

  在地球另一端的挪威,情況曾經相當類似,女性平均壽命持續領先增加,到1986年已與男性相差6.9歲,但近二十年來卻明顯逆轉,到2009年只差4.5歲。為什麼?因為政府在致力於提高婦女地位之時,領悟到男人也需要從傳統性別角色的桎梏中解放出來,才能真正達到兩性平等。於是政策性改造陽剛的男性文化、男外女內的角色分工,並且規劃兼顧家庭生活的工作型態。一方面讓女人在職場更充分發揮潛能,同時也讓男人變得更柔軟、更願意分享情感、更懂得照顧他人。結果上市公司的董事有百分之四十是女性,(1990年代只有百分之五),而男人的壽命越來越長了。

  挪威政府過去的研究發現,男人一般在機構中占據較高職位、薪資也較女性為高,但普遍與家人相處時間少、意外事件發生多、從高中以上學校輟學的人數多、行為偏差學生多,犯罪率高、自殺率高、有暴力傾向者多、從事照顧工作和教育工作者少,因而某些研究者稱挪威男性是極端的性別。

  近二十年來,挪威政府採取了系列相關的政策,創造了相當顯著的改變。在勞動條件上,一方面減少男性和女性為主的行業之間的薪資落差,同時用各種手段,如大力宣導、採取配額制、以男性為目標團體進行招募等,鼓勵男人投入護理和學前教育等女性為主的行業。此外,提高男性請育兒假的天數,並且不斷提醒雇主和人民,男性也有家庭生活需求。根據官方報告,1988年請育兒假的父親僅占1-2%,2007年已高達90%;年輕的父親在上班日大方地推著嬰兒車逛公園,甚受歡迎。

  學校教育則有意破除性別刻板印象,引導男女學生學習非傳統學科。特別注意男生的學習障礙,早期介入,培養他們的閱讀興趣,避免中途退學。在情緒管理方面也採取早期預防的方式,教導男生控制自己的憤怒和侵略性。

  至於家庭生活,政府主張男女平均分擔家庭責任和家務工作可以強化雙方關係,降低分手的可能性,所以協助配偶們強化個人的親職能力,發展平等的伙伴和照顧者的關係。由於男人照顧家人的歷史短、經驗不足,政府在全國各地建置父親互助團體,讓父親之間互相支援。配偶即使分手之後,孩子的監護和照顧也儘量由雙方共同商議和執行。在政府的問卷調查中,1988年95%的男人回答,家中由女人煑飯;2007年只剩下48%這麼回答。

  由挪威經驗我們可以看到,不論男人或女人都需要從傳統角色中獲得釋放,才可能更健康幸福,而改變的力量來自好的政策。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