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以正先生在十月廿六日中國時報的專欄中語重心長地指出,行政院的組織龐大,獨步全球,卻散漫而無效率,因而主張組織改造。
政府組織改造,朝向創新、彈性、有應變力的“小而能”方向發展,是一個自蕭萬長院長時代即已提出,並且進行的方案,也是自1980年代以來世界潮流之所趨。然而,十多年過去了,政黨輪替了兩回,行政院之下的組織卻有增無減,部會多,權責亂的現象仍未見改善。陸文中所羅列的尚只是建制內的正式部門,非建制內的委員會不但族繁,且人數也十分巨大,至少沒有一個少於美國內閣會議人數。而且一個委員會一旦在行政院設立,其他部會和各級政府也都相對跟進。不幸的是,公務員尚經過公開考選,而委員的任命雖缺乏公開透明的評選,卻可以直接透過首長主持的會議下達即時的命令,有權無責,更隠藏著潛在的決策危機。
所有的組織都有其經常性的運作成本,諸如人員、設施、設備、甚至水電費等等,而政府機關因為掌控公權力和公共資源,更需要嚴密的防弊措施,如必不可少、獨立運作的政風、會計、人事系統和公文收發體系等,這些都是高昂的隱藏性成本。統領各級政府的行政院及其部會任何一紙公文發送下去,都至少複製數千份,蓋上數萬個圖章,若仔細計算,每蓋一個圖章背後的成本都不下數百元。若有正面效益尚好,但空洞的、未經深思的、或只是複製去年的行政措施也不少,非但沒有實效,浪費公帑,也打擊士氣,讓為民服務的工作失去意義和動力。
而公帑,這全體納稅人的民脂民膏,化為公務預算之後,沒有人需為盈虧負責,承辦人卻有消化預算的壓力,因此公務體系以及向之施壓的利益團體,再加上以勝選為最高考量的政治人物,都將擴大組織、增加預算視為自身威望、權力、甚至職位的提升,而將成本效益置諸腦後。在這樣的共同利益下,少有人敢反其道而行。結果官僚體系日益龐大,效能卻日漸萎縮。
政府再造是兩黨執政時都認同的目標,組織精簡則是政府再造的首要任務,唯願朝野皆能珍惜公共資源,以無私無我之心,慎重考量政府組織的架構和人員的增刪,以減少經常性費用、降低官僚化程度、避免指揮系統重疊混亂,暢通溝通管道,用人唯才,才能提升效率和決策品質,建立靈活應變的政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