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像1 畫像2

遊民畫家泊仔送的畫像,在左圖中白鳥的右下方,就是他自己。

  我想我是一個認真的人,有時候到了嚴肅的地步。還記得剛入小學的第一課就是ㄅㄆㄇㄈ,老師說下週要考,可是一週過去了,我還沒全學會,急得不得了,回家就發燒了,媽媽還得幫我惡補。下星期老師竟然完全忘了考試這回事!而我至今餘悸猶存。
  最近一位好友退休,她在嚴肅這件事上比我更勝一籌,在我們為她舉行的餐會中一絲不苟地討論未來生活的意義,我勸她不必急,不妨先混一混。李豐(寫《我賺了四十年》的那位台大醫師)在電話上聽了我的轉述,大笑道:「你混得怎樣?」我說:「不錯啊!」她卻不以為然:「我聽妳聲音就知道妳還是那樣,說話太快了!」幾十年來她一直勸我慢下來。慢才能品味生活,才能靜攬人生,才能修鍊身心。
  不僅需要調整步調,我也想改變自己的寫作風格,輕鬆一點,閒適一點,更多一點生活,多一點感覺。渴望有自己的部落格,不被字數、時尚、市場、刊物風格、主編好惡綁住。大部分是為自己寫吧,也為了分享,至於未來,就交給上天了。 email: yenlinku@mail2000.com.tw
 

2010-12-12

生態女性主義觀點的環境、能源與科技

顧燕翎2010/12/10

婦女國是會議

  明年(2011)的婦女國是會議有七大主題:1. 權力決策與影響力、2. 經濟就業與福利、3. 人口婚姻與家庭、4. 教育文化與媒體、5. 人身安全與司法、6. 健康醫療與照顧、7. 環境能源與科技,其中前六項可以說全屬人類社會的內部管理議題,而且討論範圍僅限於台灣內部,唯獨最後一項可能涉及人類社會的外部關係:地球、生物、靈界。在台灣本地,關懷屬靈事務的女性不少,但基於政治和靈界分離的原則,以及會議時間的限制,可以暫且不談這一部份。但從生態女性主義與萬物共生的角度來看,這七大分類的比重無意中展現了人類中心思想,忽略了人是地球家庭的一份子,以及人對地球、對其他生物的依賴和責任。


  固然社會制度的各面向都息息相關,分類只是為了討論方便,採用任何分類方式都難免有其侷限,然而我們在思考生活與生存議題時,似乎更應時時警覺我們都生活在一個資源有限的星球上,尚有其他生物需要在此存活,而他們的存活也是我們生存鏈的一環;再者,我們不應忘了我們生活在地球的一個小島上,土地面積不到三萬三千平方公里,其中有三分之二為山地,天然資源不豐,降雨量雖多,卻因雨勢集中及地形陡峭,屬於缺水國家。

  因此這七大主題雖各有關聯,也各有其重要性,談人口、健康與經濟時卻不可以不考量環境和生態。科技與能源固然是人類求生存的手段和資源,人類所發展的科技和使用的能源影響自然環境,但人口的品質與數量以及經濟發展的方向,卻更直接考驗自然環境的承載能力、以及決定其他生物的生存空間。而人類的健康品質不只取決於環境品質,人類追求健康的方式也對自然環境和其他生物產生衝擊。若以地球和人類的永續發展為念,便不應只談人口結構,不談人口的總量與品質;只談經濟就業和福利,不顧及經濟發展對環境的影響;只談醫療照顧,不深入探討什麼才是真正與萬物共生的健康生活。

地球上的人究竟太多還是太少?

  根據海洋大學胡健驊教授的資料,十八世紀工業革命之後到1930年,全世界人口花了一、兩百年從10億翻了一倍變20億,再花三十年到1960年時30億,(即使其間歷經二次世界大戰,)以後每增加10億的年份是1974、1987及1999年,達到了60億,間隔的年距越來越短。今年2007年則已超過66億人口,預見21世紀中葉將達100億。

  人人都需要消耗水、糧食、空氣、土地及能源,這些基本需求直接或間接影響生態系統。社會不斷透過資源擷取與廢棄物排放影響自然環境,當自然環境被改變時,它會回過頭來影響人類社會。二次大戰之後,科技飛躍,經濟快速發展,現代化的文明不再是夢想,而成為舉世追求的目標,人們也不再滿足於基本生活所需。然而,現代化、高科技的生活與能源需求成正比,當全球人口快速增加,生活水準提高,二者同時進行時,一方面快速消耗能源,同時也排放廢氣和餘熱,產生溫室效應,引起大氣暖化,若不適時應變,將於可見的未來造成物種消失、突變,生態大亂、糧食缺乏、海岸退縮…。

  每當生存條件惡化,女性因負責家人生計,感受最為直接,例如菜價飛漲、缺水;環境災難發生時,女性和孩童也往往因為抵抗力弱、逃生能力差或所掌握的資源少而成為災難最大的受害者,貧窮女性更是恢復不易。1991年孟加拉颶風,90%受難者為女性;2004年亞洲大海嘯,70%是女性。但投入救災善後的,也往往以女性為主力。除了女性之外,還有許多更無聲無息的受害者:和我們一同生存在地球上的其他生物。

  不過,人口數未必和對自然的衝擊形成正比,追求物質享受的生活型態才是關鍵,整體而言,已開發國家人口少,消耗能源卻多,排放二氧化碳也多,開發中國家則剛好相反。只是近年來眾多新興國家經濟成長呈現急起直追之勢,也帶來新的能源危機和污染問題。如果仍然依循過去的發展模式,再加上人口成長,地球的耗竭指日可期。

台灣的人口究竟太多還是太少?

  根據聯合國統計資料,台灣的總人口兩千三百多萬在世界各國排名中屬於前四分之一,遠高於荷蘭的一千七百多萬、瑞典的九百萬,以及丹麥、芬蘭、挪威的五百萬上下。台灣地狹人眾,人口密度高達每平方公里640人,在人口千萬人以上國家中,僅次於孟加拉,居全球第二,遠高於南韓(487)、日本(337)、荷蘭(400)、瑞典(21)、芬蘭(16)等,且台灣因人口堆擠在狹小的平原和盆地上,人口密度實質上已超過全為沖積平原的孟加拉。人口數量過多對環境造成的衝擊不容忽視。

  內政部於2006年發表的“降低環境負荷之人口政策”即指出當時的人口數量已超過環境涵容及復原能力,危及居民健康:


為了滿足人口成長的需求,工業生產亦需持續增長,勢必對水、空氣、水源的質與量、廢物處理、噪音、交通、城市環境及森林環境造成影響及生態變化,包括森林及植生覆蓋的減少、空氣污染(酸雨及臭氧等)、水資源及海岸的污染、地層下陷、懸浮微粒增加造成的太陽幅射減少及氣候改變、全球溫室效應造成的區域性氣候變化等。


近年來因人口成長、經濟發展及富裕生活型態而衍生的生產、消費行為,產生大量的污染物質。臺灣地區2005年工廠密度2.48家/ km2、機動車輛密度549輛/ km2、能源消費量10,809萬公秉油當量,呈現出污染負荷超越環境涵容及復原能力的現象,造成環境污染涵容能力之下降及嚴重的環境問題。

環境污染導致生態環境的惡化,對人類的健康甚至生命構成重大威脅,在污染嚴重的環境中,人們容易產生急躁、焦慮、憤怒行為。


此外,人們為了工作集居都市,人口太過密集,易形成都市熱島現象,一但有傳染病便很容易規模爆發,而活動時產生大量的廢氣、廢水、廢棄物及噪音等難以妥善處理,必定降低生活品質,也進一步污染自然環境。
因此,就人口總量對環境造成的負荷而言,台灣當下面對的恐怕不是人口過少,而是過多。內政部雖然看到問題癥結,並且承認:

臺灣土地過度開發,嚴重破壞自然環境,造成大自然反撲現象,以環境面來看國家永續發展,臺灣地區「最適當的人口數」應是多少,才能建立優質生活環境品質,殊值探討。

卻又認為最適人口是過時的人口課題,當下更緊要的課題是人口結構問題,也就是高齡人口多、生育率低,“造成人口老化、勞動力不足及扶養負擔過重等問題。”
  人口老化之所以會變成問題,是因為勞動力不足及扶養負擔過重,而這兩個問題其實是一個問題的兩面,而且有很大程度的假設性,也就是人到了65歲以後就成為依賴人口,需要依賴15-64歲的人來扶養,所以基本上是人口的勞動能力問題,勞動力問題應就社會生產力、社會分工、性別分工等面向加以探討,謀求因應。人口總量則是另外的問題,攸關人類和地球生物的生存,我們不能為了未來可能面臨的扶養問題,而拒絕面對迫在眉睫的人口總量問題;更不能一味追求經濟成長,而不顧對環境和生態的傷害。

永續發展的理念與行動
  聯合國全球環境與發展委員會(World Commission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在1987首先提出永續發展的意義:“滿足當代人口所需而不損及後代”,無論就經濟學或生態學的角度,人類在追求更好的生活時,都不應竭澤而漁,犧牲下一代的生存品質。而從生態女性主義的觀點,更不應以鄰為壑,犧牲鄰居的生活品質,鄰居包括與我們共同生活在地球上的其他生物。因此,政府有必要立即採取行動:

一.發展綠色科技或環境科技,保存自然環境與資源,降低人對環境的負面影響。

1. 探討環境敏感土地的保育策略、重大開發建設對城鄉與區域發展之衝擊影響、都會區域之競爭力與區域合作等課題。

2. 規劃推動生態都市,促使資源循環再利用、節省能源、降低空氣污染和水污染。

3. 加速污水下水道建設,提高污水下水道用戶接管普及率。

4. 落實垃圾回收,以達成垃圾全回收、零廢棄之目標。

5. 推動綠建築發展,建立適合台灣濕熱、海洋型氣候之本土化綠建築技術,創造健康、舒適及環保的居住環境。

6.推動人口與環境教育,提升全民環保意識、知識及技能,達到資源永續利用。

二.導引民眾降低肉食,以減少飼養牲畜所必須大量消耗的水、穀物,以及所造成的水污染和環境污染。

三.鼓勵研究傳統醫學與健身方法,發展與宇宙和諧共存的科技。

四.廣開言路,接納不同背景人士參與公共政策討論,提升決策品質,避免由少數人壟斷。

五.正視台灣人口過多的問題,重新檢討以現金補助為誘因的鼓勵生育政策。生育率降低或許可視為人口自然調節的大好時機,讓負荷過重的環境休養生息,讓人口數回復到與環境更相容的數量。因為生育少而造成人口結構失衡的遠憂固然不容忽視,但不宜揠苗助長,以增加人數來製造統計上的表象。應以提高生產品質,(包括照顧人力與照顧工具,)並且調整工作型態和心態,開發有能力工作的非勞動人口,來滿足勞動力需求;同時建構優質生活環境、和諧兩性關係,以時間來恢復生育信心。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