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像1 畫像2

遊民畫家泊仔送的畫像,在左圖中白鳥的右下方,就是他自己。

  我想我是一個認真的人,有時候到了嚴肅的地步。還記得剛入小學的第一課就是ㄅㄆㄇㄈ,老師說下週要考,可是一週過去了,我還沒全學會,急得不得了,回家就發燒了,媽媽還得幫我惡補。下星期老師竟然完全忘了考試這回事!而我至今餘悸猶存。
  最近一位好友退休,她在嚴肅這件事上比我更勝一籌,在我們為她舉行的餐會中一絲不苟地討論未來生活的意義,我勸她不必急,不妨先混一混。李豐(寫《我賺了四十年》的那位台大醫師)在電話上聽了我的轉述,大笑道:「你混得怎樣?」我說:「不錯啊!」她卻不以為然:「我聽妳聲音就知道妳還是那樣,說話太快了!」幾十年來她一直勸我慢下來。慢才能品味生活,才能靜攬人生,才能修鍊身心。
  不僅需要調整步調,我也想改變自己的寫作風格,輕鬆一點,閒適一點,更多一點生活,多一點感覺。渴望有自己的部落格,不被字數、時尚、市場、刊物風格、主編好惡綁住。大部分是為自己寫吧,也為了分享,至於未來,就交給上天了。 email: yenlinku@mail2000.com.tw
 

2020-12-21

小鬥魚的傳奇 Legend of the little fighting fish

顧燕翎 


  爸媽結婚將近七十年,伉儷情深,媽對爸甚是依賴。爸過世後,我和弟弟商量是否養個寵物,陪伴老人家,增加一點生活情趣。老媽從來沒有養過寵物,而且年事已高,照顧小動物多少會増添她的心理和生活負擔。於是我們朝最簡易的方向思考,最後決定養魚最容易。弟弟的朋友養了數代小鬥魚,他曾經在朋友出遠門時代過班,知道不難照料,便依樣畫葫蘆,去買了一條食指長度的小鬥魚。小小身體閃著深藍色的光芒,拖著色彩繽紛的長尾巴,像是穿著一條美麗的長裙,游動起來搖曳生姿。

   弟弟為小魚添購了一個電動換氣的小魚缸,放在飯桌上,魚缸裡面依照我們的想像,布置了白色的貝殼丶色彩的石頭和綠色水草。小鬥魚生性好鬥,容不下第二條魚,只能獨居。老媽開始負起了餵食的責任,魚小食量也小,買回來的顆粒狀魚食比野生小米還小,早上四粒,晚上五粒,吃多了會過胖,行動不便。

   餵小魚成了媽一天中的大事,自己發展了一套SOP,每天早餐後和晚餐前小心翼翼數魚食,一顆不多、一顆不少,一粒一粒丟進魚缸,看著小魚兒跳上來,一口一口吞下。日子久了,每到用餐時間,老媽一坐下,小魚兒便從水草石縫間游出來,曼妙地跳著圓圈舞,等候食物。我們的任務則是每兩週一次清洗魚缸。


   


媽責任感很重,餵食小魚也是一絲不茍,從未忘卻。即使外出,也心繫著要回家餵魚。若早上多餵了一粒魚食,晚上必定少一粒,所以我家小魚始終穠纖適度,活力十足。夜色降臨,魚缸的燈關了,屋裡的燈也一盞盞熄滅,老媽仍不放心,用報紙在魚缸週圍圈成幃幕,確保小魚兒安歇。

   我們慶幸媽有小魚為伴,卻又擔心小魚天命有限,讓媽再感失落。弟弟説,他朋友的鬥魚大約壽命一年多,已經換了好幾代,不過那些魚吃的比較多,身形胖,動作不如我們的小魚靈活;魚缸也較小。

   過了三年,小魚變得無心吃食,整天躲在缸底,到了吃飯時間,即使老媽備妥了魚食,敲打魚缸,牠仍然紋風不動。我們擔心的事似乎就要發生了!為了怕媽傷心,妹妹打算另買一條到時偷天換日一番。卻因為新冠疫情正熾,鬥魚停止進口,商店缺貨。無奈只好準備一個精美的小紙盒,打算給小魚一個體面的葬禮。

   沒想到一週以後,小魚從隱居處浮現,似乎斷食帶來了新的活力,也展現了生命驚人的自療能力。媽深受鼓舞,開心唱起教過我們的兒歌:「魚兒魚兒水中游水晶世界任自由 


本文之刪節版刋於12月17日聯合報繽紛版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