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像1 畫像2

遊民畫家泊仔送的畫像,在左圖中白鳥的右下方,就是他自己。

  我想我是一個認真的人,有時候到了嚴肅的地步。還記得剛入小學的第一課就是ㄅㄆㄇㄈ,老師說下週要考,可是一週過去了,我還沒全學會,急得不得了,回家就發燒了,媽媽還得幫我惡補。下星期老師竟然完全忘了考試這回事!而我至今餘悸猶存。
  最近一位好友退休,她在嚴肅這件事上比我更勝一籌,在我們為她舉行的餐會中一絲不苟地討論未來生活的意義,我勸她不必急,不妨先混一混。李豐(寫《我賺了四十年》的那位台大醫師)在電話上聽了我的轉述,大笑道:「你混得怎樣?」我說:「不錯啊!」她卻不以為然:「我聽妳聲音就知道妳還是那樣,說話太快了!」幾十年來她一直勸我慢下來。慢才能品味生活,才能靜攬人生,才能修鍊身心。
  不僅需要調整步調,我也想改變自己的寫作風格,輕鬆一點,閒適一點,更多一點生活,多一點感覺。渴望有自己的部落格,不被字數、時尚、市場、刊物風格、主編好惡綁住。大部分是為自己寫吧,也為了分享,至於未來,就交給上天了。 email: yenlinku@mail2000.com.tw
 

2022-03-29

《女性主義經典選讀》對談:我與女性主義的淵源 2022/04/09線上活動

 2022/04/09星期六 台北時間下午3:00-5:00

 主持:顧燕翎 《女性主義經典選讀》主編

分享:顧彩璇   陽明交通大學教授

           李思慧   李思慧中醫診所醫師

 報名連結如下:

https://forms.gle/bCbqZzHhDVPu9pUh7

當日直接上網: https://meet.google.com/yzy-gfrn-eny

 介紹:

顧彩璇  

交大電物系畢業、電物研究所碩士、清大歷史所科技與社會組碩士、英國劍橋大學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博士、曾任職美國聯邦政府、任教Drexel University, University of Virginia, 現任教陽明交通大學

李思慧   

交大機械系畢業、曾任機械工程師、陽明大學醫學工程碩士、曾任工研院半導體計畫主持人、現任李思慧中醫診所醫師

 兩人均於大二時上顧老師的女性主義通識課,初次接觸女性主義。曾在交大組自在女子工作室,參與大專院校的女性主義營隊和1990年代的婦女運動

 大綱:

1. 三人各自是在人生的什麼階段接觸到女性主義女性主義如何觸動你?(有沒有抗拒的過程?)女性主義對自己人生的最大影響是什麼?

 2. 女性主義是西方文明的產物,出發點是挑戰父權,以女性的身份爭取平等和自由,逐漸擴展至質疑父權文化中的權力架構、挑戰各式權威及其主導的意識型態,包括性別、種族、國家、資本主義等。三人如何學習察覺生活中可能隱而不顯的權威?如何面對、逃脫或挑戰權威?

 3. 三人都曾處於非常邊緣的位置,是在男性為主的社群中(例如1990年代科技掛帥、男性師生占絕大多數的交通大學)的少數或唯一女性。本書第47篇作者胡克斯(生長於美國南方小鎮的黑人女性)談到她從小必須安靜、沒有聲音,然後慢慢學會利用邊緣做為激進開放的空間,利用邊緣做為基地,來抵抗壓迫,創造新的可能性。你是如何看待自己所處的各種邊緣位置?用什麼策略來創造改變

 4. 西方女性主義者對於西方哲學中的二元論或者二元對立的觀點,如男與女、自然與文明、理性與感性、頭腦與身體等等,有許多批判。兩位曾經是工程師和科學家,對於這樣的二分法,有些什麼具體的經驗?什麼時候發現身心二分造成的傷害?如何去彌補或克服?在理論上和行動上如何超越二分?甚至超越所有的人為分類?

思慧從醫學工程轉行到中醫,其中有女性主義的影響嗎?中醫的理論和方法對你最大的吸引力是什麼?

彩璇如何結合科學和社會的研究如何從極端的科學、理性轉而看到身體和自然,如何安頓身心?

 5. 本書挑選了兩百多年來重要的女性主義論述,可以看出女性主義思想的演變軌跡,大約可分為三個階段(其中有連續,也有重疊):一. 早期的懷疑、憤怒、憂傷、對父權的敵意(例如4.莎士比亞的妹妹、5.無名的問題、12.憤怒與溫柔); . 經過各種內部和外部的衝突(例如7.我們的朋友與我們自己、17.違背我們的意願、20.連結生殖自由主義與性自由主義、45.女性主義對新自由主義的批判與反省);. 逐漸理出了脈絡,看到了反思、妥協,與自己和世界和解,並發展出新的願景(第六和第七章有許多篇)。你有那些反抗或者妥協與和解的經驗,印象特別深刻?

6. 六、七、八章中看到了學科和個人的反省和轉變,其中一個例子是女性主義經濟學從過去關心個人的理性選擇轉移到重視人類和地球的整體生存策略,也看到個人、家庭和社會對於照顧和關懷的迫切需求。他們主張公司治理不能僅著眼於股東和公司的利益,而應實現利益相關者的利益最大化,包括員工、客戶、消費者等。巴特勒(44)早期對社會的性別規範具有敵意,在《消解性別》中,不再強調顛覆一切規範,而是㝷求協商改變,平等共處。史坦能(48)到了老年,學習與過去的自己和解,親近大自然,感受天人合一。

你如何看待自己的轉變?對於未來的個人和世界有什麼想像?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