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像1 畫像2

遊民畫家泊仔送的畫像,在左圖中白鳥的右下方,就是他自己。

  我想我是一個認真的人,有時候到了嚴肅的地步。還記得剛入小學的第一課就是ㄅㄆㄇㄈ,老師說下週要考,可是一週過去了,我還沒全學會,急得不得了,回家就發燒了,媽媽還得幫我惡補。下星期老師竟然完全忘了考試這回事!而我至今餘悸猶存。
  最近一位好友退休,她在嚴肅這件事上比我更勝一籌,在我們為她舉行的餐會中一絲不苟地討論未來生活的意義,我勸她不必急,不妨先混一混。李豐(寫《我賺了四十年》的那位台大醫師)在電話上聽了我的轉述,大笑道:「你混得怎樣?」我說:「不錯啊!」她卻不以為然:「我聽妳聲音就知道妳還是那樣,說話太快了!」幾十年來她一直勸我慢下來。慢才能品味生活,才能靜攬人生,才能修鍊身心。
  不僅需要調整步調,我也想改變自己的寫作風格,輕鬆一點,閒適一點,更多一點生活,多一點感覺。渴望有自己的部落格,不被字數、時尚、市場、刊物風格、主編好惡綁住。大部分是為自己寫吧,也為了分享,至於未來,就交給上天了。 email: yenlinku@mail2000.com.tw
 

2015-08-22

家外之家 Home away from home

顧燕翎
大家都知道,十九世紀基督教女青年會的成立是為了年輕女工。工業革命後,一波接一波的年輕女性從歐美的鄉村湧入城市謀生,工作環境惡劣,漂泊不定,還得面對社會上的性別歧視,例如女人不可以單獨外出用餐。中產階級基督徒女性開始帶領祈禱及提供住所,並四出募款,為她們建立棲身之處,讓她們共同生活,相互照應,發展出家外之家的觀念。

一百多年來全球一百二十幾個國家的女青年會各以其在地的歷史和社會條件為女性打造家外之家,最典型的仍是延續最初的提供居住之處,但已不限於出外打工的長住,也為出門旅行的女人準備安全舒適的客居,為受家暴之苦的女人和小孩提供庇護所,為社區老人供應餐食和活動場地。各地的服務方式也各自展現特色,例如印度孟買的職業婦女宿舍是基本費用之外根據個人收入來收費,實踐社會主義精神,雖然印度不是社會主義國家。澳洲奧克蘭的旅社在聖誕節前後以超低價收費,等等。
傳統家庭奠基於父系的血緣和婚姻關係,甚至血緣更重於婚約,民法則進一步將家人之間互相照顧的義務制度化。然而在出生率降低、平均餘命延長、人口流動加速的今日,傳統家庭已經不足以負擔所有的照顧重任。若將照顧工作一古腦推給國家,視之為國家的義務,雖然在選舉期間可以獲得選票,實際上卻是國家(全民)無法承受之重。

或許,就在此刻,家外之家可以啟發靈感,我們不妨思考,如何擴大「家」的概念,讓家在血緣關係之外具備更大的包容性,但同時仍保留家的溫暖和互助。照顧不只是權利義務關係,也是愛與關懷。家外之家於一百多年前始於英國,有可能在今天的台灣因為我們的努力綻放出新的光芒和活力嗎?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