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雜誌 11月
顧燕翎
日本著名的女性主義學者上野千鶴子這樣說明厭女症:男人否認女人是等同於自己的性主體,並且把女人客體化和他者化,這種蔑視女性的表現即可稱為厭女症。也就是說患者認為男人才是人,才有主體性,女人是附屬的丶次要的存在,他/她總是用男性的眼光或利益來評價丶眨抑女人。是的,在由男權主導的社會,女人也可能內化男性價值而崇拜男人丶輕視自己,此處暫不詳論。
柯文哲在當選台北市長以前,他的厭女症狀就十分明顯丶嚴重,2014年他為嘉義市長候選人民進黨的涂醒哲站台時,就曾批評對手國民黨的陳以真年輕漂亮,適合坐櫃檯,不適合當市長。又在陽明大學演講,說自己學醫不選婦產科的原因,是因為不想在女人腿下討生活。每次受到批評,他都承認失言,也表示願意改正,可是當選以後,即便台北市政府的性別平等辦公室有優秀的幕僚,柯市長似乎也不為所動,依然故我。
上任之初柯文哲就在市府主辦的「性別議題公共論壇」中脱口説出台灣已經「進口」30萬外籍新娘,為什麼還有那麼多男人娶不到老婆,引發新移民女性群起抗議,說自己不是貨品。之後發生了用日本AV女優波多野結衣的照片製做捷運悠遊卡的事件,也導致軒然大波,主管下台。不久又輕佻說出「誘姦比強暴的貴」,比喻私人地主接受政府徵收土地為「誘姦」,而沒徵收就被開路的像被「強暴」,儼然大野狼口吻。最近( 10月20日)他在公開致詞時說:「日本女孩子比較漂亮,因為她們都會化妝好才出門,不像台灣女性同胞,直接上街嚇人。」這裡有資格品評女性外貌的人自然只是男人。此時,他已經覺得不必道歉了,「自己本來就比較白目、老實。」白目成了他的護身符,加上他一向無厘頭發言和肢體動作的喜劇效果反而在苦悶的年代受到大眾青睞。
作為一個政治人物,白目或老實屬於應對進退丶媒體公關等技術層次的問題,厭女症卻是價值觀和心態等人格方面的缺失。在選民寬容之下,柯市長的支持度長期居高不下,若僅著眼於選票考量,他當下的確沒有必要反省或改變輕賤女性的態度。但是有權選擇首都市長的台北市民,特別是女性市民,卻應當慎重考慮,我們是否要維護平等丶尊重的民主價值?是否繼續任由厭女症從台北向其他縣市蔓延,而坐視不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