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像1 畫像2

遊民畫家泊仔送的畫像,在左圖中白鳥的右下方,就是他自己。

  我想我是一個認真的人,有時候到了嚴肅的地步。還記得剛入小學的第一課就是ㄅㄆㄇㄈ,老師說下週要考,可是一週過去了,我還沒全學會,急得不得了,回家就發燒了,媽媽還得幫我惡補。下星期老師竟然完全忘了考試這回事!而我至今餘悸猶存。
  最近一位好友退休,她在嚴肅這件事上比我更勝一籌,在我們為她舉行的餐會中一絲不苟地討論未來生活的意義,我勸她不必急,不妨先混一混。李豐(寫《我賺了四十年》的那位台大醫師)在電話上聽了我的轉述,大笑道:「你混得怎樣?」我說:「不錯啊!」她卻不以為然:「我聽妳聲音就知道妳還是那樣,說話太快了!」幾十年來她一直勸我慢下來。慢才能品味生活,才能靜攬人生,才能修鍊身心。
  不僅需要調整步調,我也想改變自己的寫作風格,輕鬆一點,閒適一點,更多一點生活,多一點感覺。渴望有自己的部落格,不被字數、時尚、市場、刊物風格、主編好惡綁住。大部分是為自己寫吧,也為了分享,至於未來,就交給上天了。 email: yenlinku@mail2000.com.tw
 

2015-09-26

中醫風情話:李思慧推薦《都是陌生旅程的起點》

http://blog.xuite.net//twblog/345428098
都是陌生旅程的起點 - 日誌用相簿

凡塵:我的大姐顧燕翎

顧裕光  

大姐讀高中的時候,外婆給她做了一條百摺裙。布料是大約兩寸寬的直條,深灰、暗紅和另外兩三個含蓄的淺色。一塊布,打了摺之後,左看右看各自不同。
顧燕翎

白衣黑裙的生活,却沒有百摺裙的空間。

校慶日開園遊會,學校廣開大門,居然破例讓學生穿便服。小學五六年級的我,土頭土腦,去鎮上的高中參觀生平第一個園遊會。大姐匆匆從二樓的教室下來迎我,彷彿脚底踩踏著音符,百摺裙似花瓣,隨著輕盈的腳步擺動。我站在樓梯下,被這個少女的亮麗緊緊攝住了。

2015-09-12

自序 鐵杵磨成綉花針




都是陌生旅程的起點  
自序

顧燕翎著   2015年10月1日  九歌出版

 活得長久(前提是也活得健康)有一個好處,那就是有足夠的時間來完成畢生的夢想。


  因為對高齡社會公共政策的興趣和對美好社會的嚮往,我對芬蘭這個國家的文化與制度一直很有興趣。讀了不少研究論文、結識了幾位來台訪問的芬蘭學者、自己也寫了一篇有關芬蘭照顧政策的論文之後,便打定主意要登堂入室,探個究竟。和朋友們談起,有同樣興致的人不少,但承諾同行的卻只有兩位,其中一位又只有寒暑假才可以,與芬蘭方面提出的五月在時間上有衝突。大部分的人都會問:要花多少錢?去多少天?去那些地方?這些問題我在實際規畫行程之前並無法確切回答。於是有三、四年的時間,芬蘭行始終停留在空中樓閣的藍圖階段。


  直到遇到兩位行動力極強的新朋友,她們什麼也沒多問,便承諾同行,而且分擔了部分旅程的規畫,那位大學任教的也退休了,我有了基本的成員便積極連繫參訪對象、安排路程,也很快招募到理想的人數。在春暖花開、日照最長的五月天到了赫爾新基和優伏斯科拉兩個城市,參訪高齡社會公共政策的研究機構和照顧機構、老年住宅,與專業工作者深談,同時也以自助旅行的方式享受美麗的森林、湖泊、海岸、公園、古蹟和現代化國際都會,大家都深感不虛此行,美夢成真的感覺真好。

2015-09-11

顧燕翎----作者簡介

顧燕翎生於南京,成長於岡山,求學於台北、美國,長住於新竹。

1970年代開始投身婦女運動、任教交通大學,曾協同創辦婦女新知基金會、台大婦女研究室、女書店、台灣銀領協會等民間團體。19961998分別以《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女性主義經典》獲得聯合報十大好書獎。之後任職台北市政府,擔任公訓中心主任及社會局長,自此熱衷從不同社會角度整合公共政策。2006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頒贈家庭價值獎,2009獲得梁實秋散文獎。
顧燕翎以女性主義者的眼光來創作,呈現出魅力獨特的散文風情。

新書:都是陌生旅程的起點  九歌出版 2015年10月

此書於2016年經國立台灣文學館選為年度文學好書

2015-09-10

Yenlin Ku----the author


Yenlin Ku was born in Nanking, China and grew up in Kangshan, Taiwan. After going to college and graduate schools in Taipei and the US, she set up residence in Hsinchu, Taiwan with her mathematician husband Pei-yuan Wu.

2015-09-08

我的人生有轉折沒有退休 My life without retirement


顧燕翎
  人的一生從小到老不斷面臨選擇和轉折,前半段的選擇和遭遇多多少少決定了後半段的命運,例如,考大學、選科系、決定和誰結婚、進入那一個行業。只是年少輕狂懵懂,資訊不足,在大專聯考的年代,許多人的志願都按照過去的錄取排名填寫,分數決定了科系。來來來,來台大;去去去,去美國。」在洪流中出國留學成了畢業後無法抗拒的選項,連自由戀愛的婚配對象都逃不出既定的標準框架。人生的轉折就在不知不覺中隨著前人的軌跡走了下去。

2015-09-07

芬蘭高齡照顧參訪心得

顧燕翎2015/6/3
緣起
  這一切都從2010年十月開始,我到行政院婦權基金會參加一場北歐社會福利座談會,主講人之一是一位年輕的芬蘭女性人類學家Taru Salmenkari

  許多年來,北歐的社會福利制度在台灣都被引為標杆,公共論述造成了「北歐各國政府做到了從搖籃到墳墓無微不至的照顧」這種印象。基金會事後公佈的座談摘要也明白寫道:「社會福利制度會照顧老人。」但是我卻在演講中聽到了一些不同的訊息,福利制度似乎不若傳說中的完善。

2015-09-06

靠死人養老人:行政邏輯錯亂的「十年長照2.0」

2015/09/04 12:19

沈政男(老年精神科醫師、十五年長照經驗)聯合電子報
蔡英文說要做「十年長照2.0」,可知「1.0」版是何等模樣?幾個月前我的一位獨居、堅持不願與子女同住的失智阿嬤病患,由家屬向縣市政府長照窗口申請十年長照居家服務,一位社工家訪以後發現,阿嬤能走能跳、問她會不會自己吃飯洗澡都回答會會會,結果家屬的申請被打了回票,但我前往家訪明明發現阿嬤過著有一餐沒一餐的日子,於是最近又鼓勵家屬申請十年長照服務,想不到返診時家屬告訴我,核定時數少得可憐,還是家屬苦苦哀求才允准,理由是阿嬤活蹦亂跳,看起來不像需長照。我聽了氣炸了,馬上打電話到長照窗口質疑那位社工:你是不會來問問她的主治醫師嗎?阿嬤都中度失智了,還不能申請十年長照啊?
何以致之?為什麼「十年長照1.0」原本規劃一年全國花八十億,結果實際執行僅有二十幾億?蔡英文認為全因國民黨政府怠惰與扯前朝後腿,由她來做「十年長照2.0」,可以把現有規模擴增數十倍,做到每年三百三十億的長照服務,真的是這樣嗎?